论点摘编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外贸环境的变化

      段秀芳

      改善新疆与中亚各国经贸发展软环境的对策主要有:重视政府在中亚国家经贸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更高层次的,以乌洽会为主的多种经贸交流平台;结合西部大开发,国家应制定更加有效的边贸政策;利用国际经贸知识和惯例合理规避贸易壁垒;“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努力开拓境内外加工贸易;争取利用经济特区方式带动地方经济与贸易发展;坚持“以质取胜”方针,实施品牌战略;加快电子商务在新疆外贸领域的应用;联合开展外经贸专题问题研究;建立外经贸人才储备和培养制度。

      摘自《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4.35~40

      

      新疆经济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苏斌

      

      (新疆财经学院 经济学系,乌鲁木齐 830012)

      新疆经济发展落后,既有长期累计的历史原因,又有区位因素的政策效应等客观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新疆落后的经济结构。新疆的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发挥比较优势与提高竞争优势结合起来,通过积极实施竞争优势导向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一方面立足新疆的现实状况,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分工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依据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实施跨越式产业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产业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争取在国际国内分工中取得更为有利的地位。

      摘自《城市发展研究》2005.5.64~68

      

      中部区域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探讨

      (江西财经大学 ,南昌 330013)

      实现中部崛起的路径和策略是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进行适宜的制度安排。1、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促进区域开放。2、创造良好的这个法律环境,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推进中部地区农村工业化。4、培育中部区域核心竞争力。5、探索有效的融资机制。6、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7、提升地方政府信用。

      摘自《改革与战略》2004.9.40~41

      

      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及模拟

      高向东/吴文钰

      (华东师范大学 人口研究所)

      文章通过分析普查资料和模拟模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从1990到2000年的10年中,上海中心城人口大量减少,郊区增加,人口郊区化显著,上海人口分布变动趋于均衡;上海人口的郊迁扩散方式,主要与同心圆式的环形道路与放射形道路作为基本骨架的城市建设格局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受早已建成的内环线的影响;上海人口郊区化主要表现为近域推进,1990—2000年的圈层人口密度变动曲线的相交点大约在5km处,圈层人口密度变化主要在16km之内;对人口分布模型的模拟则表明,上海人口分布虽然符合负指数函数模型,但不是最优模型,上海人口密度分布的最优模型是Cubic函数;大城市人口居住郊区化是大城市人口分布的发展趋势,上海10年间的人口分布变动也证明了这一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所以上海市人口郊区化表现为近域推进。国际大城市人口郊区化规律表明未来若干年内上海人口郊区化强度将进一步加大,人口分布将更加趋于分散。

       摘自《地理学报》2005.4.637~644

      

      大连和青岛城市经营模式的对比和评价

      吴殿廷/周伟 

      大连和青岛这两个城市在经营城市中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大连市以环境提升竞争力,招商引资,发展外经外贸,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青岛市则以工业立市,依托产品和企业扩大经济实力,推进城市建设。两个城市虽然采取的措施截然不同,但殊途同归,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大连模式和青岛模式是两种不同城市经营模式,分别适合于不同的城市或城市发展阶段。大连模式面向未来,适合于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高度发达的城市地区,因而长远意义重大;青岛式切合中国国情,适合于现阶段的一般城市,因而现实价值更高。

      认真总结这两个城市经营的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经营为城市创造出独特的品牌资产,使城市拥有了一种垄断性资源,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城市经营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因此,我们要提倡经营城市,学会经营城市,善于经营城市。经营城市土地,以地生财;经营城市道路,以路带房;经营城市市场,以商生市;经营城市设施,以城养城;经营城市环境,筑巢引凤。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关键还在人,在领导干部和关键部门,好的模式要靠好的制度作保障,靠好的领导、好的班子组织实施。

      摘自《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84~90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吴军/王园园

      (曲阜师范大学资源与规划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本文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从人口状况、资源支持能力、环境质量、经济水平、社会进步这5个方面进行衡量。体系中的评价指标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被评价小城镇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调整适合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通过适宜的数学模型评价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程度,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已有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合理调整、确定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摘自《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2.11~13

      

      新疆石河子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评价

      韩延玲/李妍

      本文采用石河子市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建立了石河子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石河子市1990年到2003年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合可持续发展总指数和协调度可以发现,石河子市从1994年开始进入弱可持续亚协调发展阶段,2000年达到可持续协调发展状态。虽然这个过程中存在系统内部的不协调,但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基本上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向前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