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5)02—0055—06 引言 近20年来,香港这个最开放的国际自由港,以其活跃的多元经济体系和与内地血脉相连的紧密关系,对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1] 早在1993年,香港工商联发表的《香港廿一:展望香港经济十年走向》就明确提出,未来十年香港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是实现“双重经济角色”,一为“香港—国际”模式中的地区性商业中心角色;二为“香港—大陆”模式中的内地经济发展支援角色。1997年香港回归后,行政长官董建华又在《香港2001年施政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香港新世纪的发展定位为“背靠内地,面向全球”,作为我国一个主要城市和亚洲的国际都会,提供高增值的服务。 目前香港正在进行第三次经济转型,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努力发展高增值产业上,并以“依托内地,全面加强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作为香港未来发展的基石。这将有利于减少香港经济过分依赖服务业、易受周边环境变化影响而出现剧烈波动,[2] 保证香港经济稳定发展,巩固香港国际经贸中心地位,大大推动香港与内地经济的进一步融合。[3] 此外,CEPA给予香港产品零关税的特别优惠,也将进一步扩大香港产品在内地的市场份额。[4] 据香港总商会预测,由零关税引致的价格降低,将使香港输往内地的货品增加多达1020亿港元。[5] 因此,利用综合指标评价来研究近20年香港对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香港对内地的影响是典型的点与面相互作用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考察香港对内地不同地区的影响及其变化,对于验证距离衰减规律的普遍性和完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6](P57) 还具有方法论方面的价值。 一、方法原理与数据处理 按照国际较通行的经济影响力的评价方法,[7] 选取“该省对港进口额、该省对港出口额、香港对该省的实际直接投资、该省接待港澳旅游人数”这四个最能反映经济影响力特征的指标,计算出香港对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影响的综合作用力,进而计算出香港对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影响的人均作用力。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作用力:S[,i]=I[0.2][,i]×E[0.25][,i]×C[0.3][,i]×T[0.25][,i] 人均接收到的作用力,即影响力系数:A[,i]=S[,i]/P[,i] I[,i]为该省对港进口额(万美元);E[,i]为该省对港出口额(万美元);C[,i]为香港实际对该省的直接投资(万美元);T[,i]为该省接待的港澳旅游人数(人)(严格说来,应使用接待香港游客数量,但因无单独的香港游客统计数字。澳门游客数量很小,不影响总体结论);P[,i]为该省的人数(万人)。 设D[,i]为该省到香港的距离,由于香港与内地的人流、物流主要通过铁路、航空。所以根据经验,取D[,i]=0.6×R[,i]+0.4×V[,i]作为加权距离,其中R[,i]省会城市到香港的铁路距离,V[,i]为航空距离。统计数据来源于各省近20年以来各年份的统计年鉴,铁路和航空距离分别来自主管部门。 二、影响强度及其分级、分类 (一)概况 表1 近20年香港对内地的影响力系数及其变化 1985年 1990年 1995年1997年 1999年2000年2002年 附:距离 京 6.1666 8.0141 40.9123 40.0044 45.7589 43.3375 68.2759 2196.8 津 5.3893 6.7374 42.4218 56.1231 45.8919 60.0022 65.3784 2288.6 冀 0.2082 0.5163 2.65383.0411 3.18852.3896 2.215 1984.4 晋 0.0859 0.2252 0.77661.0399 1.06821.3704 1.66342274.2 辽 1.1406 4.2427 10.2027 5.8416 5.82088.0000 11.4619 2818.6 吉 0.2841 0.7411 3.344 3.2926 2.13712.2622.63953103.2 黑 0.1609 0.5618 2.02733.5946 3.01253.4793.15123338.2 沪 14.1109 40.0495 122.2457 120.3667 91.3115 87.3638 119.3725 1689.8 苏 0.7277 2.5562 14.2571 15.403 16.6823 21.0382 33.1139 1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