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原城市群竞合关系一般分析 城市群是有一定数量的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城市,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结构关系,在特定的空间相互作用而组成城市与区域综合体。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从而形成一定的竞合关系。而城市群建设就是要放大这种功能,并尽可能使城市间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城市群城市之间的系统功能,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同时也鼓励竞争,避免恶性竞争,增强城市群竞争发展的活力,促进城市群一体化战略的实现。 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态势不同,中原城市群目前发展动力不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产生区域经济整合和一体化需求的内生驱动结果,而是由于对区域整合发展规律的认识,希望通过完善区域系统整合的动力机制,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而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是靠外力驱动(主要是政府)的城市群[1]。 目前,中原城市群中的城市各自为政、分散发展、无序竞争,并均已形成自己的城市与区域(腹地)共同体,而中心城市组织能力较弱,竞争始终是主流,难以形成整体竞争力,在全国区域发展和城市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建立中原城市群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城市群为载体,整合各城市发展优势,形成系统竞争力,从而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处理城市群中各区域中心城市的竞合关系就成了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关键环节。而其中又以郑州与洛阳,郑州与开封,郑州与新乡、焦作之间的竞合关系最为突出[2]。 2 郑州与洛阳竞合关系——郑洛工业走廊 郑州和洛阳的竞争,主要是中心城市的竞争,郑洛均是河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郑州由于在中原城市群中首位度不高,担当城市群组织中心的经济组织能力始终被怀疑。而洛阳是河南仅次于郑州的经济中心城市,虽总体实力不如郑州,但在部分方面发展却优于郑州,因而就有了中原城市群是单核结构或双核结构之竞争。 2.1 中心城市选择的理论依据 根据城市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理论,中心城市有3个模式:单核式、双核式和多核式。(1)单核结构说。根据克氏的中心地理论,在城市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和发展过程中,在区域中心城市下会有规律地分布着若干个次级中心城市,中心城市通过下一级中心和区域相互作用,构成区域城市体系,而区域之上还存在更大的区域和更大的中心城市,构成大区域经济发展组织中心,其中心之间的等级关系有K=3,7,9……。单中心结构的理想区域是平原地区和盆地类型区。(2)双核结构说。双核结构一方是区域首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另一方则是工业重镇和区域对外联系的通道,行使着区域中心城市的门户港城的功能,两者共同承担起区域经济组织功能。双核结构模式形成的理想区域是流域,即以树枝状水系的自相似结构为基本特点的分形结构模式[1]。在我国比较典型的有辽宁的沈阳—大连、山东的济南—青岛、福建的福州—厦门、浙江的杭州—宁波、原四川的成都—重庆。世界上这种区域城市组合在各大洲均有表现,如南美洲巴西的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北美洲美国的华盛顿—纽约等。 2.2 郑州和洛阳发展对比 (1)郑州市发展实力。首先,具备了发展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特大城市的空间区位条件。从我国城市空间布局来看,特大城市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50km,大城市之间的距离为200km,而目前在中西部地区,以郑州为中心,距北京、南京、武汉、西安大体都在500~700km以内,长期缺少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建设郑州,使其与武汉、西安、成都、重庆一起成为带动我国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次,已成为我国陆路、航空和通讯综合性枢纽。郑州客运站是中国三大客运站之一,郑州东货站是中国零担货运中转站和集装箱运输基地,郑州北站的规模居亚洲铁路编组站之首,素有“全国铁路心脏”之称。连霍与京珠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境内有18条公路干线辐射周边各省市。拥有铁路二类口岸2个,公路二类口岸和航空港一类口岸各一个,货运可在郑州报关、通关。郑州是全国铁路、公路、航空、信息兼具的重要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中心之一。第三,具备扩张和发展的极大资源支撑能力。郑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矿储量接近100亿t,占全省的50%;铝矾土储量2.3亿t,占全省的72.7%;水泥灰岩占全省的52.6%;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省的88.7%和99.6%。郑州建成区周围的近1000km[2]范围内,以平原和倾斜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利于城市开发和建设。凭借黄河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成为北方城市中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郑州人文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以佛教禅宗和少林武术闻名海内外的少林寺、嵩山风景名胜区和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以及浮戏山、环翠峪、轩辕黄帝故里等名胜古迹。第四,郑州拥有发达的经济腹地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在能源、冶金、建材、机械、耐材、食品等原材料产业上具有明显优势,是全国重要的冶金建材工业基地。2004年全市GDP达到1375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超过了西安和武汉,在26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6。在世界银行《2003年中国投资环境报告》中,郑州入围国内大中城市前10位。作为省会城市,郑州拥有河南省这个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近1亿)、第5位的国民收入(8815亿元)和第5位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808.2亿元)的无可比拟的市场腹地[3]。郑州市属于发展壮大的、逐步升级的省域中心城市,正在实现向跨省区的中心城市迈进。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当之无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