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战争初期斯大林打算对德媾和说辨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异凡,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北京 100032)

原文出处:
探索与争鸣

内容提要:

卫国战争初期,由于苏联没有战争准备,乃至遭到重大损失,斯大林便连续3次打算与德国媾和。这些媾和打算与列宁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性质不同。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6 年 09 期

字号:

      2004年8月《参考消息》曾转摘俄《论坛报》的文章,称苏联英雄、卫国战争参加者、作家卡尔波夫用了数十年时间亲自调查,试图为卫国战争史填补空白;其中之一是莫斯科保卫战期间斯大林曾建议德国停战,共同打击英美。据卡尔波夫的说法,这样的谈判确实举行过,是在1942年2月20—27日,但苏方无法接受德方要求,谈判中断。[1] “媾和”的说法时有所闻,这并非空穴来风,苏德战争期间斯大林共采取过3次同希特勒媾和的尝试。

      一

      第一次是在德国发动进攻后不久

      苏联军史研究所所长沃尔科戈诺夫在1989年出版的《胜利与悲剧·斯大林政治肖像》中提到此事。沃尔科戈诺夫在书中引用了一份档案资料:

      1957年7月2日,苏联国防部开过一次党的积极分子会议,讨论苏共中央“关于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等人反党集团”的信件。朱可夫做了报告。发言的有高级将领科涅夫、马利诺夫斯基、库兹涅佐夫、涅杰林、巴格拉米扬、韦尔希宁、戈利科夫、梅列茨科夫、热尔托夫等人。苏联元帅莫斯卡连科发言时曾说:“在审理贝利亚案件时,我和总检察长鲁坚科同志一起听到了贝利亚的供词,据他供称……早在1941年,斯大林、贝利亚和莫洛托夫曾经在办公室里讨论过苏联向法西斯德国投降的问题——他们商量把苏联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摩尔达维亚和其它共和国的部分领土送给希特勒,而且他们试图通过保加利亚大使和希特勒接触。这可是任何一个俄国沙皇都没有干过的事情。有意思的是保加利亚大使站得比这些领导人要高些,他对他们说,希特勒永远不能战胜俄国人,让斯大林不要为此担心。”(国防部中央档案馆第32全宗,第701323目录,第38卷宗,第53页)

      70年代后期,沃尔科戈诺夫同莫斯卡连科就这一问题有过一次谈话。

      1976或是1977年,沃尔科戈诺夫参加以基·谢·莫斯卡连科元帅为首的视察组,在高尔基市住了几天。每天晚上他都向元帅汇报对所视察的部队中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情况。有一次在谈话中他向元帅提出了一个长期折磨他的问题:“基里尔·谢苗诺维奇,为什么您在书(回忆录)里没有提到您大约20年前在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上讲过的那件事?您自己是否相信这是事实?”

      沃尔科戈诺夫问的就是1941年斯大林、莫洛托夫和贝利亚会见保加利亚大使伊万·斯塔梅诺夫(Стаменов)的事。

      莫斯卡连科回想贝利亚的供词说,在这次同保加利亚大使见面时,斯大林一直沉默不语;谈话的始终是莫洛托夫,他请大使同柏林联系一下。据贝利亚说,莫洛托夫把自己关于停止战争行动和割让大片领土(波罗的海沿岸、摩尔达维亚、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很大一部分)的建议称为“可能缔结的第二个布列斯特条约”。既然列宁当年有勇气迈出这一步,我们今天也打算这样做。倒是大使拒绝为此事充当中间人,他说,“哪怕你们退到乌拉尔,你们反正也会取胜。”

      莫斯卡连科若有所思地说,“很难绝对肯定事情确是如此。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斯大林在6月底——7月初的那些日子里处于绝望状态,他坐卧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对贝利亚来说,捏造这一切对他未必有什么好处,再说,前保加利亚大使在和我们谈话时也肯定了这个事实……”

      沃尔科戈诺夫那时候没有看到其他材料,所以在《胜利与悲剧》中就此写道:“我援引了口头的和保存在档案中的书面证词。这是历史上的机密还是捏造——对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不过有一点是无可怀疑的:斯大林被令人恐惧的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2]

      不久,沃尔科戈诺夫的说法得到朱可夫元帅谈话的证实。1991年历史学家Л.А.基尔什内尔编的一本文件集《战争前夕和初期·文献资料》中,收有历史学博士Н.Г.巴甫连柯中将同朱可夫元帅的谈话。巴甫连柯写道:“为推卸红军在战争最初几个月中的失败的责任,斯大林需要‘替罪羊’。这些替罪羊也找到了。主要战线相当部分的指挥员被无端指责胆小叛变并革出教门和枪毙(现在全都平反了)。斯大林指责别人,自己却走到叛变的边缘,1941年10月7日德国人攻至莫斯科城下,据朱可夫见证,斯大林陷入惊慌失措,命令贝利亚通过自己的渠道试探同德国签订新的布列斯特和约,单独媾和。为此可以割让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和部分乌克兰,可以接受任何条件。我问朱可夫,接下去做了些什么,他回答说:‘贝利亚派代表与当时保加利亚驻苏大使斯托杰诺夫(Стотенов)接触。据斯托杰诺夫说,希特勒拒绝媾和,他指望莫斯科很快陷落。’幸好背着人民的可耻的单独媾和没有成功。”[3]

      第二次是在1942年2月

      斯大林准备同德国媾和一事,作家、“苏联英雄”卡尔波夫有另一种说法。卡尔波夫在1999年写作《大元帅》(中译名《斯大林大元帅》)一书时看到一些文件,证明斯大林在1942年春曾采取措施谋求同德国媾和。《大元帅》一书是替斯大林说话的,相信不会无中生有。

      据卡尔波夫的说法,1942年2月斯大林下令情报部门设法与德国统帅部取得联系,以他斯大林的名义提出和谈建议。此事斯大林没有同他的统帅们商量过,甚至没有同政治局委员们商量过,所以,他们中谁也没有在口头回忆或正式出版的回忆录中提到过这一设想。

      早在1938年苏德两国情报部门就签订了合作的协定,因此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进行谈判。苏方情报人员和德国“同事”接上了头,1942年2月20日双方在希特勒军队占领区内的姆岑斯克会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