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东德统一社会党失去政权的原因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军,延安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田伏虎,延安大学人事处干部。(陕西 延安 716000)

原文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15年前,德国重新统一,前东德不复存在,执政时间长达40多年的前东德统一社会党也最终消失。究其原因:经济体制长期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窠臼,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使其丧失了执政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长期未能摆脱集权制的阴影,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其丧失了执政的政治基础;在与前西德的竞争中未能始终坚持民族统一的政策,使其在民族情感上丧失了道德制高点,失去了执政的民族基础;面对东欧剧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冲击,束手无策,节节败退,使其失去了独立自主执政的能力,最终党亡国灭,丧失了社会主义政权。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5年前,在东欧剧变的风暴中,德国以前东德加入前西德的形式和平实现了德国统一。一个有着40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政权瓦解了,抚今追昔,发人深省。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其原因。

      1.在经济建设方面,前东德统一社会党长期奉行斯大林模式,把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当经济发生危机的时候,不是通过深化改革和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来解决问题,而是沉迷于所谓“完善”的既有体制中,不能自拔,思想保守僵化,最终经济发展落后,丧失了执政的经济基础。

      战后,由于前东德统一社会党在经济建设方面没有经验,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以前苏联为样板,移植了计划经济体制。

      前东德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是“自上而下,自始至终,一切都按计划生产。一切经济活动,诸如原料来源、运输、生产和产品的市场流通,都由计划决定,直至计划到每一台机器,计划到国营企业最小的单位。”[1](P38)前东德计划经济体制对当时经济的稳定和恢复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上世纪50年代中期,黄油、肉食、鸡蛋等主要食品的平均消费水平达到战前水平,1954年,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超过了战前,但是5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诸多弊端,前东德经济发展速度逐渐缓慢,生产力发展总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前西德的差距逐渐加大,上世纪50年代,每年都有20万前东德人非法越境,逃往前西德,这给前东德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从而提高前东德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缩小与前西德的差距,稳定人心,阻止人员流失,成为摆在前东德统一社会党面前的重大课题。然而,他们未能突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思想框框,未能从如何突破斯大林体制出发,去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而是企图通过制定更宏大、更完善的计划来实现生产力的提高。于是,1959年,在前苏联赶超美国的号召下,前东德出台了“七年计划”,把目标定为赶超前西德。

      “七年计划”的主要经济目标是“提高生产率,增加产出,力求在1961年底,使大多数工业消费品和食品的人均消费水平赶上和超过西德”[2](P216)。与其说这是一个经济计划,不如说是一个政治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为了证明前东德人选择的社会主义制度优于前西德人所选择的资本主义制度。正是如此,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统一社会党总书记乌布利希(Walter ulbicht)把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定的1965年底实现赶超前西德的目标改为1961年底完成。正如中国的“大跃进”变成“大倒退”一样,前东德“七年计划”最终结果是生产资料和固定资产的投资严重不足,人为地造成经济结构失调。1960年,前东德经济恶化,生产性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从1959年的11%下降到6%,1961年下降到4%,1962年下降到2%[2](P349)。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两德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前东德人民生活水平不升反降。前东德人大量越境西逃,1961年的前8个月中,就有20多万前东德人逃往前西德,这个时期西逃的人员里有许多科学家、医生、工程师、教师和其他行业的专家。这对仅有1600万人口的前东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七年计划”彻底失败。为遏制这种情况,前东德在1961年8月建起了柏林墙,成为冷战最显著的象征物。柏林墙虽然能阻止人员西逃,却不能带来经济增长,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更使得前东德人民有一种被禁锢的感觉,同时也给西方提供了攻击的靶子,前东德政府的处境极为被动。前东德统一社会党痛定思痛,终于萌发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想法。

      1962年12月,部长会议决议要求企业注重和运用价值规律,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组织生产,政府将把与世界市场相比较的成本和利润作为衡量企业优劣的标准,企业不再以完成定额产值为目标,实际上是准备把市场因素引入计划经济体制中。1963年,新的经济体制开始施行,的确在一段时间内遏制了前东德经济的衰退势头。如改革前的1960-1963年前东德的总生产力占前西德总生产力的比例,从78.8%下滑至71%,3年之中下降了7%,而改革后至1967年仅下降了1.5%[3](P102-104)。但由于改革是不彻底的,到60年代末期生产力水平又一次开始下降。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前东德统一社会党不是通过继续深化改革、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来解决问题,而是沉迷在对既定计划进行修修补补的所谓“完善”之中,并于1970年底终止了改革进程,又回到了以前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了。到了1986年,前东德生产力增长速度出现了持续下降势头,1984-1989年国民收入增速从5.5%下跌到2.8%[4](P25)。由于国内生产力萎缩,进口又受到严格控制,从而引起工业消费品的供应日趋紧张,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到了1989年的10月上旬,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实行改革,改善供应,放宽对出国旅行的限制,人民如潮涌般从德奥、德捷和德匈边界逃往前西德,统一社会党的统治再也支撑不下去了。

      总之,前东德社会统一党虽然也推行了一些改革,但没有找到发展经济的好办法,特别是始终把计划经济体制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改革遇到困难,遭遇挫折,出现问题时,不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带领人民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而是走回头路,不但未能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反而加强了这种体制。最终,国内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广大人民生活困苦,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纷纷出走。人民实际上是唾弃了统一社会党。

      2.前东德统一社会党未能解决好集中与民主的关系,政治体制长期未能摆脱集权制的阴影,进行制度创新,扩大民主,最终丧失了执政的政治基础。

      集中和民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前东德统一社会党丧失政权的原因之一便是没有正确地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过于重视集中而忽视了民主,人民长期没有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当家作主的权利,最后造成离心离德的政治局面。

      战后,前东德在政治体制上实行的也是前苏联模式,这是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前东德实行以德国统一社会党为主的多党议会民主制。在前东德的5个政党中,德国统一社会党是民主德国的执政党,承担着国家和政府部门主要领导责任,它是前东德的政治方针、路线的总设计者和执行者。前东德统一社会党的核心领导是乌布利希。乌布利希是斯大林的忠实追随者和亲信。他根据斯大林的要求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中期进行了几次“清党”,到1951年,大约有151000名党员被整肃,30000名党员“自动退党”[5](P428)。通过这些运动,强化了乌布利希的个人专权地位,进而造成了整个国家的集权化。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乌布利希模仿前苏联设立了政治局,自任第一书记,1961年则出任国务委员会主席,集党政大权于一身。权力过分的集中容易导致权力失控和权力异化,在前东德社会统一党执政后期,党内特权思想盛行,党员干部的腐败愈演愈烈,形成了一个“官僚特权阶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