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斯巴达到底是城邦国家还是领土国家?
问题源于读顾准先生的书。顾准说:“斯巴达不是严格意义下的城邦,西方历史家通常都赞同这种说法。它在古希腊史中是一个变例。”[1]这种观点与一般国内通行的教科书明显不同。国内教科书中的观点很明确:斯巴达是城邦国家。
一般教科书中的观点
石泰峰认为,斯巴达是城邦(市)国家。“在古希腊境内先后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其中最大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雅典的政体形式是奴隶主民主制。斯巴达的政体是奴隶主贵族制。这是两个不同的城市国家的典型。”[2]“斯巴达城邦国家形成于公元前9世纪。”[3]
皮继增也认为斯巴达是城邦国家“这一时期兴起的希腊城邦中,雅典和斯巴达发展为两个最大的城邦,它们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雅典是奴隶制民主制的典型,斯巴达则是奴隶制贵族政体的典型。”[4]
由嵘主编的《外国法制史》的表述如下:“公元前12—前8世纪的‘荷马史诗时代’,整个希腊世界出现数以百计的具有主权性质的独立的城邦国家,著名的有雅典、斯巴达、米利都、叙拉古、科林斯、卡尔息思等。”[5]“斯巴达,或称拉栖第梦,与雅典同为希腊世界的两个盟主,并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斯巴达国家产生于公元前9世纪,是在武装征伐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强化国家专制主义与民族制度的结合。”[6]
以上不同的论述,仅仅表现在语言的差别上。综合起来看,有两个立足点是一致的:一是肯定斯巴达为城邦国家;二是强调与雅典有差别,从政体上讲,这种差别在于一个是贵族政体,一个是民主制。由于这三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叙述国外法律发展的历史,考察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法律的得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因此,“斯巴达”问题只是用做背景介绍。所以,一般意义上讲,他们只是从世界历史的有关课本中转述,个人再具体研究的可能性不大。
历史学教科书及专著中的观点
其一,历史教科书的观点。邓炎熙、张君谅主编《世界古代史》中论述道:“早期希腊本土先后建立起200多个奴隶制城邦,其中著名的有埃奥利亚人建立的特尔斐、底比斯、爱奥尼亚人建立的米利都、以弗所和雅典、多利亚人建立的斯巴达、科林斯和阿哥斯等。这些城邦在形成过程中由于阶级力量的对比和斗争的不同结果,而产生不同的政体。主要两类:一是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如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共和政治;另一种是以斯巴达为代表的贵族寡头政治,它是由极少数贵族掌握国家政权。”[7]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上古部分中说:“斯巴达是希腊最大的一个农业城邦,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肥沃的拉哥尼亚平原,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8]“雅典和斯巴达日后发展为两个最大的城邦,有关他们历史情况的资料又较多,因此叙述古代希腊历史一般都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主。”[9]
乔明顺主编《简明世界史》的说法是:在公元前8-6世纪,“希腊各地先后形成了200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较为著名的有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的米利都、以弗所,南希腊的科林斯、麦加拉、斯巴达、阿哥斯,中部希腊的雅典、特尔斐、底比斯等。”[10]斯巴达城邦实行奴隶主贵族寡头政体,是希腊城邦中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的典型。[11]“马拉松战役后,希波双方积极备战。希腊31个城邦结成联盟,推举斯巴达为同盟军队统帅。”[12]然而,同书中又有斯巴达领土国家的表述:“斯巴达国家正是在这种征服与被征服的激烈斗争中,在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最后形成的。”[13]“斯巴达国家形成之后,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对外用兵,成为伯罗奔尼撒半岛最具侵犯性的城邦。”[14]
查更为详细的世界史书,以刘家和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世界上古史》为代表,说法是:公元前八至六世纪,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活动,其殖民活动又是在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条件下进行的。“在为数众多的希腊城邦中,最强大而又最重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它们在奴隶制的经济和政治上各代表一种类型,它们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两个希腊奴隶制城邦集团的两个霸主。”[15]“斯巴达城邦采用奴隶主贵族寡头政体。”[16]从以上可以看到乔书、刘书等所谓“斯巴达国家”,实际上是在城邦的意义上来叙述的,并非前后文的矛盾。如刘书“在平民与贵族,奴隶与奴隶主激烈斗争的过程中,斯巴达国家大约到公元前七世纪已完全形成了。”[17]
其二,世界史专著中的观点。吴于廑先生在《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一书中说:希腊各城邦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有的奴役被征服的本地居民,长期的停止在自给自足的农业上。社会上既没有兴起足以和传统贵族相抗衡的阶层,政权也始终操在保守的寡头贵族手里。这种城邦的典型就是斯巴达。”[18]明显的,吴先生也肯定斯巴达是城邦国家。
陈远峰著《希波战争》中的论述是:“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各城邦国家已先后形成,内部相对稳定……巴尔干希腊已成为境域广阔的希腊世界的中心,在这里出现了两个强大而有势力城邦——斯巴达和雅典。”[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