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06)04 —0111—04 民国初期是我国族谱重修和续修的一个高峰时期。邀请时代名流为本家族的族谱作序,成为一时之风气。而其中孙中山为他人族谱所撰写的序言,目前所知有二:一是《合肥阚氏重修谱牒序》,一是《五修詹氏宗谱序》。这两篇短序,蕴涵了革命领袖对于家族观念和国族观念的重大信息。 一、两篇谱序之由来 《合肥阚氏重修谱牒序》作于1920年4月上旬,系为《合肥阚氏家谱》作。 《合肥阚氏家谱》由阚彦闵等纂,1921年木活字本,共30卷,首1卷,24册①。 该篇序言最早以《孙中山先生的遗文》为题刊载于1933年8月7日《国闻周报》第10卷第31期(作为该期的补白),后被收入1975年张其昀先生主编、台北中华学术院出版的《国父全集补编》,1991年由陈锡祺先生主编、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孙中山年谱长编》下卷,1997年由陈旭麓、郝盛潮先生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孙中山集外集》。1993年安徽省社科院历史所宋霖先生访得《合肥阚氏重修谱牒》原本残卷,写就《孙中山〈合肥阚氏重修谱牒序〉考辨》一文,对孙中山在该篇序言中反映的自治思想有所评述,并全文收录了这篇序言②。 《合肥阚氏重修谱牒序》为孙中山应阚钧所请而作。阚钧,谱名功荫,后更名钧,字兰溪。父名宗洮。从家谱第27卷《宗洮传》中仅知阚钧少量信息: (其子)功荫,后更名钧,字兰溪。幼从师读经史,天资颖敏,旋入学堂,毕业于本郡高小学及上海某军校。辛亥壬子间为诸伟人所知,历充团长、参谋长、禁烟局长、税捐局长等任,慷慨好义,不避艰阻,视金银如流水,所得随手分散,义之所在,虽蹈汤火不肯后于他人,受其惠者莫不感戴,愿为之效死,故义勇之声传远迩。民国以来,南北政界无不知有阚兰溪其人者③。 其他生平事迹不详。从若干零星史料中,仅知阚钧1915年曾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反袁肇和之役。该役主要由陈其美等直接指挥,起义之前,革命党人制定计划,“陆路方面,则于进攻制造局外,分攻南市,袭上海县城,夺警察署,别遣游击队,破坏电话电灯两局。”④ 而布置的任务中,“阚钧、沈侠民、朱霞、谭斌等担任攻击电话局、电灯厂”⑤,大概即属计划中所谓游击性质。此前此后究竟参加何组织、担任何职务,未有材料说明。是役后,阚钧仍参加孙中山一派政治活动,1916或1917年曾因开展活动向孙中山请款资助,故孙中山有答批函一件,藏于国民党党史会档案⑥。在1920年初,阚钧“偕其族人容甫、霍初、楚卿、调伯、震球诸君,呈其新纂谱稿,请为弁言。”⑦ 孙中山欣然应允,并在序言中对阚钧有较高评价,以其“从余治军有年,劳于国事,口不言功,有冯异大树之风。”⑧ 《五修詹氏宗谱序》作于1923年1月,系为湖北蕲春《五修詹氏宗谱》作。 《五修詹氏宗谱》由詹映奎等修,詹干才等纂,1923年敦睦堂刻,共19卷,首1卷⑨。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单位编辑《孙中山全集》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朱宗震先生根据湖北省蕲春县县志编写组所藏《五修詹氏宗谱》抄得,收入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孙中山全集》第7卷。 《五修詹氏宗谱序》为孙中山应詹大悲之请所写。詹大悲因后来与中共人士关系密切,生平事迹较为彰显,载诸多种史传。詹大悲,1887年生,辛亥革命前在汉口主持《大江报》,参与组织文学社,曾被清政府逮捕,武昌起义后出狱;1912年加入国民党,1913年当选湖北省议会议员;此后始终随孙中山从事政治活动,参加赣宁之役,加入中华革命党;1920年在广州参加孙中山的军政府,1924年参加国民党一大,北伐后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长;1927年12月,南京当局讨伐唐生智的军队占领武汉,詹大悲被武汉卫戍司令以“共产党首领”罪名杀害⑩。据国民党党史会的《革命人物志》“詹大悲传”载:“(1922年)适陈炯明叛,孙公蒙难于永丰兵舰,君急趋侍。”(11) 1923年奉孙中山命到泉州开展联络工作。孙中山谓“同志詹大悲以其族启光、启全祖及大三祖支下续修家乘,征余言弁”(12),当即于1923年初“趋侍”上海之时。 二、谱序所见之革命观、家族观与国族观 近代以来的族谱,因社会环境的变化,在观念及话语上呈现时代风格,屡见不鲜。孙中山作为革命领袖,借为族谱作序,将革命思想与现代观念援入族谱,以期形成激励与引导,意味深长。其中若干话语,可为例证。 1、“革命” 孙中山与“革命”话语的关系问题,陈建华先生已有详细的讨论(13)。到1920年代,在经历了观念的整合和革命的实践之后,孙中山话语中的“革命”,含义应已相当明确,其现代性亦毋需置疑。在《合肥阚氏重修谱牒序》中,孙中山开篇即称阚氏之始祖蚩尤为“中国第一革命家”,恐已超越了作序者对客族一般意义上的尊重与颂扬。孙中山将“革命”的涵义,置于反抗帝制的意义中给予评价: 蚩尤姓阚,为中国第一革命家,首创开矿铸械之法。因轩辕氏夺其祖神农氏之天下,乃集其党徒八十一人,精究战术,能为风雨雾霾以助战,与轩辕氏血战多年,至此不屈。轩辕氏既灭蚩尤,实行帝制,称蚩尤为乱民,加以不道德之谥号(14)。 孙中山一反传统对于黄帝与蚩尤之臧否,指斥黄帝“实行帝制”,蚩尤则由“乱民”而成“革命家”。与其说孙中山此处挑战传统观念,不如说其中隐藏着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和反袁政治活动的今典,以今日之革命观念对古人评价作革命性修正。而反对帝制正是其时孙中山用以号召革命的基本旗帜。因其“革命”,而需倡导反抗的精神。孙中山对于阚氏家族历史上的先贤,其事功上的评价,莫不立足于此。除蚩尤外,阚氏家族的文武名人均显现了勇于反抗的“雄迈忠实”之风。孙中山评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