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06)03—0012—08 公厕,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其清洁与否,不仅事关环境的卫生、民众的健康,而且涉及到城市的形象,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然而,近代中国的城市公厕多是“臭名昭著”,以致于国人常常是谈厕色变,公厕的变迁亦很难进入研究者之视界。近代化过程中,公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其变迁又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都市文明的发展,其管理的经验教训有无可以借鉴之处?这些都是拙文试以探讨的主要问题。鉴于所见史料的限度,本文仅以近代上海为例,旨在通过上海个案的剖解,略窥近代厕所变迁与公共卫生发展之一斑,进而探讨公厕变迁与都市发展之互动关系,试从一个侧面探求中国近代都市文明的成长历程。 一 都市化与公厕兴筑 “厕所”一词,字义上的解释,即“厕,清也”,“厕,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清洁也”。概言之,厕所即是排泄秽污、保持清洁卫生的场所,通常有户厕与公厕之分。中国公厕的出现,最早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守城军民动辄百千,为方便军民的便溺,城头上“五十步一厕”,周遭以垣墙围之,“垣高八尺”,守城军民不分男女都须入内便溺。汉代的都城中已有“都厕”出现,即都城所设之公厕。唐宋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都厕数量日增。① 上海开埠以前,居民如厕以户厕为主。1843年开埠之后,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增强,都市社会开始孕育成型。人们忙于户外的行走谋生,户厕难以满足其生理上的需求,于是,城市道路两旁开始出现较多的土坑,供路人便溺。此外,市区公共场所逐渐时兴,茶馆、饭店等人群聚集处,也开始备有简易厕所。不过此多为私人所建,非政府所设。 直至19世纪60年代,近代上海才首次出现真正由行政机构兴办的公厕,即1864年工部局在公共租界花园弄(今南京东路)所建的公厕。1887年公董局又投资白银500余两,在法租界十六铺码头、金利源码头建造公厕两座,且厕内首次附设男性小便池②。19世纪末,上海已出现煤气、自来水等新式公用事业,1894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投资白银800多两,在玛礼逊路(今茂林路)、头坝路、熙华德路(今长治路)、元芳路(今商丘路)附近,建造了4个装有煤气灯、自来水的公有公厕,较先前的土式坑厕卫生了许多。厕所用自来水冲刷,苍蝇、臭气骤减。随着建筑材料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1899年工部局卫生处开始使用水泥混凝土建造公厕,厕所的卫生条件更趋改善。20世纪初年,随着都市化程度的提高,专门性公厕亦随之出现。1906年工部局卫生处在华人公园(今四川中路、乍浦路苏州河南侧)内,建造了设有3个蹲位且附小便池的公厕,为市区首座公园公厕。1927年卫生处又在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内,设立第一座儿童公厕。1937年,因客流增多,法租界嵩山路原有公厕旁,“加搭木棚一间作女厕和管理室”。③ 40年代,随着女性日益走向社会,女厕数量日增。1946年2月,静安区内有市建公厕18座,其中设有女厕的就有4座。建造在杨树浦路1453号的公厕,蹲位数居全市之首,其44只蹲位中女性蹲位为15只,④ 公厕设置日趋人性化,安装了自来水、电或煤气的公厕固然卫生适用,然造价不菲,故数量有限。为降低成本和方便市民,租界当局在行人密集和工人贫民集中的棚户地段,搭建大量的简易公厕。1894年,因“大量苦力之需要”,工部局拟在租界各处建造18个简易公厕,其“造价不贵,只要有墙、顶棚,放些便桶即行”。⑤ 因简易公厕造价低廉,故1905年工部局卫生处同电车公司各出50%的经费,在公共租界各路电车终点站,建造简易公厕。1912年公董局又出白银1565两,在法租界菜场、集贸市场和黄浦江装卸码头旁边建造了52所简易公厕。 近代上海城市活动的主体是男性,因此建造男性小便池,亦是缓解公厕紧缺压力的有效途径。1877年,法租界开始建造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男性小便池。至1886年,公共租界的每一个街道和通向公共道路小弄堂的拐角处,几乎都建起了小便池,共计180余处。小便池用石头或砖头砌成阴沟,水泥铺面,以免尿水被地面吸收而臭气熏天,并安装一根钻有小孔的铁管喷头,以清洁厕所。1891年开始,在小便池墙上铺设石板,并安装冲水箱。到1893年,第一座钢筋混泥土结构的小便池在山东路洋泾浜路(今山东中路延安东路)转角处面世。其墙壁厚度为1.5英寸,使用14年仍完好无损。⑥ 租界公厕文明开阔了上海地方社会精英的视界,他们不甘示弱,遂起效仿。1909年11月,地方绅董胡文炜等11人,集资在南市侯家路建造了华界首座公共厕所。20年代中期发展到24座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公厕。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华界有了独立的卫生行政机关,公厕的兴筑与管理成为卫生当局的工作重点之一,其数量不断增加。日伪统治上海期间,伪市政府卫生局因“筹款不易”而几无添建。抗战胜利后,上海人口激增,市区公厕随之增至400余座。⑦ 综上所述,近代上海公厕的建设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形式上,都已经达到相当水准。之所以如此,首先是都市化程度下市民对公共卫生需求提高、卫生观念转变所致。如1894年广东、香港两地鼠疫流行的消息传至上海,为防范于未然,有识之士便在报端议论:“若当夏令,则满城皆污秽,即不见坑厕,而秽气亦扑入鼻。观掩而过者,几欲闷死”,“居城内者,如终年在鲍鱼之肆,以致鼠疫诸症,感而即发。其何以堪。”⑧ 公厕作为粪便的集中之所,若能兴筑并善加管理,自然能减轻都市粪便污染程度和相关疾病的传播,利于人们的健康。 其次,公厕形式变迁的轨迹与近代上海都市化发展造成的人口激增、公众活动区域扩大、导致市民对公共设施的需求日益迫切的历程息息相应。60年代中期,第一个公厕建造之时,上海都市化刚迈入起步时期。因为租界特殊的地位,致使自1853年小刀会举事造成局势剧烈动荡后,成批的华人涌入其间,使上海城市人口出现首次猛增。而在1895年后,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扩大,再次造成上海人口的激增。1914年上海市区人口密度由开埠前的米平方公里626.6人增至3600人。20世纪30年代人口总数超过300余万,抗战结束后已超过400万人。自1852至1949年人口增长了9倍,堪称世界城市人口史上的奇迹。⑨ 正是近代上海都市化的迅速脚步,导致了公厕数量的迅猛扩展及专门性公厕的出现。如女厕的出现,就与都市发展、女性大量走出家庭投身社会紧密相连。近代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批产业女工,1914—1920年上海染织等六类工厂之中,女工总数高达10余万人。女校、女性解放刊物的举办,受过近代教育的知识女性日益增多,女性的社会流动性增强致使女厕的需求远高于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