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养在深闺”、“天生丽质”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不仅“一夜成名”身价倍增,更因其“回眸百媚”的高曝光率而吸引了大众目光。自此,中国当代艺术品便成了集经营者、收藏者、创作者“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家女”。 粗浅地讲对当代艺术的界定,欧美多将一个世纪以来,突破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先锋、前卫艺术归为当代艺术,地域概念并不特别突出,“二战”前多以流派划分,“二战”后多以年代划分。习惯上,理论界还是多把上世纪50年代前的欧洲称为“旧大陆”,把上世纪50年代后的美国称为“新大陆”。这是因为“二战”后,美国在当代艺术上享有绝对“霸权”。中国当代艺术的界定基本套用了这一原则,指百年来受西方影响或直接以西方艺术形式进行创作的非传统的艺术。但中国当代艺术有其特殊性,在一定语境下,又特指“文革”后,以“星星美展”为肇始标志,借鉴了西方前卫艺术,并经过几个阶段发展后、有着极强时代性与地域特征的艺术创作。其形式大体包括架上、装置、影像、行为艺术等。至于各类艺术流派则五花八门。 我们还是以市场的界定来说说中国当代艺术,看看这位当代“杨家女”的前身后世究竟是怎样,而又会怎样? “见微知著”的背后 今年3月31日,纽约苏富比首场“亚洲当代艺术:中国·日本·韩国”拍卖会推出的246件拍品,成交额1323万美元,成交率89%。几位中国艺术家作品均以远远高出估价的价格成交:张晓刚1998年创作的油画《血缘家庭系列:同志第120号》以97.92万美元成为当场的最高价,也创造了张氏作品拍卖新高;岳敏君1998年创作的巨幅油画《狮子》以56.48万美元成交,王广义创作于2005年的油画《大批判:波普艺术》成交价24万美元,方力钧《无题》成交价27.36万美元,刘小东油画《私人空间》成交价30.16万美元,徐冰的装置作品《会飞的鸟》成交价40.8万美元,张洹的装置作品《和平》成交价40.8万美元。 时隔一周,在4月8日香港苏富比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专场”上,133件中国当代艺术品仅3件流拍,成交额更是达到了1.3亿多港元,逾88%的拍品以高于估价的价格成交。旅法画家常玉遗作《花中君子》以2812万港元创中国油画世界拍卖纪录;林风眠油画作品《荷塘》以740万港元易主,创造林氏作品拍卖纪录;颜文梁《万里长城》以258.4万港元创颜氏拍卖纪录;当代画家刘野《烟》以370.4万港元刷新刘氏作品拍卖纪录。此外,朱铭《太极系列——对打》木雕以460万港元创中国当代雕塑拍卖纪录。方力钧《2001·1·5》拍出了200万港元,杨少斌《熔化的风景》拍出210万港元,周春芽《太湖石系列》拍出170万港元,曾梵志《协和医院系列》拍出130万港元,岳敏君《关系系列—2》拍出160万港元,尹朝阳《红旗》拍出100万港元。 同时,艾未未、曾梵志等人作品全面涨价,谷文达、张宏图、蔡国强等更“前卫”的作品亦涨幅不小,而像章剑、季大纯等首度或较少在国际艺术市场露面的年轻一代艺术家的作品也有不俗表现。 苏富比的两场拍卖一经报道,立时成为中国大陆各大媒体争相评说的话题,进而被渲染成世界艺术品市场的焦点、热点,一些媒体还见微知著般地认为:这只不过是中国当代艺术品热拍的一个起点;说明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引起西方人的注目和接受;投资中国当代艺术品,就是投资未来…… 这肯定不是空穴来风。俗称“F4”的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的单件作品去年的成交价已突破百万元大关,如香港苏富比2005年春拍中的王广义《大批判·安迪沃霍》以108万港元成交,香港佳士得2005年春拍岳敏君的《太阳》以144万港元成交。在2005年秋拍中,香港苏富比的张晓刚《黄色婴儿系列》成交价为159万港元;方力钧《2003.4.23》成交价为153万港元,2005年底在江苏嘉恒秋拍中张晓刚《大家庭》更以226万元成交。曾梵志、杨少斌、刘野、尹朝阳等人在2005年内也有百万元左右的拍卖纪录。可以说,去年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市场表现就让一些媒体蠢蠢欲动了;加之今年4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国贸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及其后不久的中贸圣佳、北京匡时等几场春拍中,当代艺术品成交情况都成了这一说法的最好注脚。 但在认定这一事实之后,人们发现这“见微知著”的说法源头,竟然全部指向了艺术品经营者。也就是说一些媒体“见微知著”的背后,是商家在控制着“红绿灯”。如有媒体说:“如果苏富比透露的买家来源正确的话,则可以说这场拍卖是更多欧美买家开始进场购买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明确信号,这将是支撑未来几年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未来当代艺术可能像瓷器一样,不排除最高价格纪录诞生在纽约、伦敦,而不是香港、北京。”还有媒体直接引用商家原话:“珍贵艺术品在西方银行界眼中是种硬通货,但在中国银行界似乎有种断裂……不管外资银行是观察员还是运动员,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步伐是不会停滞的,我们期望的是收藏金融化的概念得到认可和重视,这样才能在实施中获得政策的支持。”又有媒体说“他(指香港苏富比负责人司徒河伟)对媒体介绍说,尽管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在国外还处于兴起阶段,但欧洲和亚洲国家对此表现出的热情却在不断高涨。”“她(指香港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品负责人林家如)还指出,据一份国际专业杂志的2005年收藏家排行榜,世界前100位藏家都涉及了当代艺术。这是去年出现的新变化,表明当代艺术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大热门。”更有媒体说“在港台,或亚洲地区,也许赵无极比张晓刚更有号召力。但就作品的国际性而言,苏富比纽约专场的拍卖告诉我们,张晓刚、方力钧等人的作品更具国际性。他们的绘画语言、关注内容更能受国际收藏者的推崇。”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