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写 1003—739X(2006 )02—0078—06 我国很多城市中心区的商业街区是在传统商业街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如:苏州的观前街,沈阳的中街,北京的前门大栅栏,黄山的屯溪老街等等。传统商业街的商业活动至少可追溯到清代,在民国时期(1920年~1930年)得到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由于历史悠久,这类商业街区往往是大店、名店、老店集中的地方,既有传统特色,又有现代规模经营。时至今日,在这些传统商业街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商业街区、既是外地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文化中心,也是当地居民日常购物的商业中心。本文试图对这类商业街区的历史成因、肌理形态、空间特征等方面因素进行探讨,以供相关理论研究及更新规划工作的参考。 1 线性发展的用地布局 虽然传统商业街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动态过程,但依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它们的形成与发展往往要依托一些“生长点”,如城门外、寺观前、鼓楼大街等(图1)。这些地段区位重要,具有便捷的陆路或水陆交通,人流密集, 容易促成商业活动的繁荣。例如苏州西北的阊门商业区、北京的前门商业街是从城门口向外发展起来的;苏州的观前街(玄妙观)、南京的夫子庙商业区、上海的豫园商业区(城隍庙)、天津的宫南、宫北大街(天后宫)是寺庙型商市,即从庙会的摊贩集市逐步演变成繁华的商业中心;西安古城的东西商业大街、沈阳的中街、北京的鼓楼商业街、南京的鼓楼大街则是以鼓楼为起点,向一个或几个方向的主干大街扩展延伸而形成。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原传统商业街所处的旧城中心、核心地段或原城门口处,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商品经济日益突出的今天,更是城市更新或再开发的黄金地段。
图1 不同类型的封建商业中心的区位示意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商品经济不发达。主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家庭作坊为单位,规模较小。它们积聚构成的商业街以带状线型的布局为主,即以一条主要的街道为轴线,沿街两侧的店铺密集排列,呈现出水平延伸的生长趋势,很容易形成沿街“一层皮”的布局特点。如北京的王府井商业街,黄山的屯溪老街,沈阳的中街,苏州的观前街等。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北宋汴梁的商业街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辨认出这种线性发展的特征(图2)。经过发展至今,这种类型商业街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000m。大型省会城市的主要商业街道多在500m以上, 省会城市的次要商业街和中小城镇的商业街多在500m以下。如清末民初时期的沈阳中街长950m,苏州观前街为760m,北京的前门大街为600m,王府井商业街为800m,琉璃厂街长500m,天津的宫南宫北大街长580m,四川乐山的罗城古商业街长200m等①。
图2 封建传统商业街的带状线性发展特征(清明上河图) 在民国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一些大城市的商业区开始沿着与商业干道垂直的街巷,向纵深方向蔓延;部分商业活动也沿着与带形街道平行的街巷扩散,形成“鱼骨”或“格栅”状布局。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商业街区的形态基本保持了“一层皮”的线性生长特征,只是在局部出现了集中的区片。此外,在个别街巷里,店铺往往按着个别行业类别聚集,形成规模效应(图3)。 例如:在民国时期的沈阳中街地区,其商业扩张有两个主要方向,一个是沿井字干道延伸,另一个是沿中街上的胡同向内发展。中街中部有一条南北向胡同,名为“铜行胡同”,聚集着大量的铜器作坊和店铺。铜行胡同以西有“出颖胡同”,汇集了珠宝店、古玩、书籍等店铺。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前门地区,沿着与前门大街平行的街道发展而成的商业街区有粮食店、果子市、布巷街、煤市街等,与前门大街垂直发展的商业街有戏园剧场集中的大栅栏,金融业为主的钱市胡同、廊房头条、廊房二条等胡同,以及成片状发展的八大胡同妓院区。同时,这些胡同街区的名称,也清楚地表明了各行业门类与胡同位置的对应关系。
图3 1920年胡同商业分布示意 2 大街廓树型的道路体系 中国绝大多数封建城市的形态格局是从坊里制演化而来的,而坊里城市的结构肌理是规划粗放的大街廓网格与自由生长的小街巷的双重叠加。其主要干道布局稀疏、相距较远,街巷胡同弯曲狭窄,不便穿行,如大同、南通、平遥、太古、宁夏、保定、南汇、奉贤等(图4)。以清代的沈阳城(奉天)为例,其东西长约1300m,南北长约1200m;平面方正,每边开二门,宫城居中,中轴对称,规划严整。城内各有东西向和南北向干道2条,呈“井”字型相交,把全城划分成9个超大街廓。而每个超大街廓是由许多不规则的、自发生长的、自由弯曲的小巷构成。经过对一系列明清时期中小城镇的分析统计,笔者发现这些超大街廓的短边均在300~1000m之间,多数在500~800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