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外国建筑史的写作与教学始于20世纪初西方教育体系被引进的时候。那时,为了应教学之急需,现代艺术教育的开拓者们根据西方与日本学者的体例,将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作为美术史的内容,撰写了一批教材,如姜丹书的《美术史》(1917年),其主旨即是“遵东西作家之先例,分建筑雕刻绘画工艺美术四大纲,汇类述之”。① 但由于处于草创之时,资料贫乏,所述内容相对简单粗浅。但更多的情况是囿于条件的限制,放弃了建筑和雕塑的内容,而仍将重点放在了画史画论上。如陈师曾在他的《中国绘画史》(1925年)中就说:“吾国美术自古以来最为发达,书画雕塑建筑皆能表国民性之特长,为世界所注目。但雕塑建筑虽有迹象流传,而各家著录东鳞西爪,无系统之说明,或出于工匠之手不得其法,遂致后人无可稽考,惟书与画授受渊源自古迄今统纪分明,蔚为大观。”② 从那时起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建筑史在梁思成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努力下,在文献整理和实物研究两个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外国建筑史的翻译、引进、研究与写作则显得较为薄弱。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我国的建筑史专家学者编写出外国建筑史的教材,介绍、研究外国建筑史的图书也不断问世。尤其是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史、建筑批评著作翻译出版,虽然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毕竟为研究者和师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参考资料。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建筑学与艺术学是两个分立的学科,但近些年在教学与研究方面出现了跨学科趋势,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和工科院校设立了美术学与艺术设计学专业和研究机构,也有越来越多的美术院校建立了建筑学专业。而作为基础课程之一的外国建筑史,也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生的课程表中。 建筑学与艺术学在教学上的交叉与融合,为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和理论人才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建筑史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的思考。就外国建筑史的研究与教学而言,我们的思考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过去较多强调建筑史本身的专门性,旨在发现建筑史的“客观规律”,现在我们应更加注重建筑史与美术史以及文化史的联系,以增进对建筑史的理解;二是过去我们较多地强调建筑史观和阶级分析,现在应更多地了解研究各种建筑史方法论,多元地解释建筑史;三是过去较多地描述建筑师和建筑作品,现在应更关注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的平行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其实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强调建筑史作为人类艺术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进而是人类文化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建筑史、美术史、文化史 由于人类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学科体系越来越趋向于条分缕析的专业化,使得我们的学科设置带有更多人为划分色彩,这很容易导致“画地为牢”的倾向。建筑是一门艺术,它与人类的精神层面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太过密切的联系,以致我们不能想象没有深厚知识底蕴和敏锐的视觉感知力的人能设计出好的建筑,也不能想象没有建筑这一块,美术史会成为什么样子。我们认为现在首先应强调的是建筑与绘画、雕塑原本同属于视觉艺术这一“常识”,对于人才的成长而言,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从建筑史上来看,纵观古今中外的建筑大师,无不具有深厚的美术修养,他们是建筑师,但首先是艺术家。我国晚明的计成是一位园林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文人画家,他将园林当山水画来经营;我国建筑学的奠基人梁思成先生不但有着深厚的美术史修养和广泛的艺术爱好,他甚至还撰写过《中国雕塑史》(1930);而我们熟悉的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原是学美术出身,并未接受过正规的建筑学教育。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另一方面,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建筑是画家和雕塑家作品中的表现对象,也是他们作品所展示的环境,所以美术家和美术史家同样也要研究建筑。文艺复兴三大师莱奥纳尔多、拉斐尔与米开朗基罗就是将这三门艺术加以综合研究与实践的。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包括建筑、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和工艺美术在内的视觉艺术,构成了一个艺术综合体,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每时每刻都在作用着人们的感官,进而诉诸于人们的心灵。在我国,人们之所以会忽略建筑与雕塑、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关系,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我国的艺术史上,建筑与其他视觉艺术形式的紧密联系曾经在石窟和寺庙的艺术综合体中得到明显的体现,但在宋元以后,一方面由于石窟与寺庙艺术的衰微,另一方面由于文人画的兴起并成为绘画乃至艺术的主流,成为文化精英的最爱。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是另一种情况,建筑、绘画和雕塑之间的联系不但十分紧密,而且通过官方艺术教育而制度化了。 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建筑、雕刻、绘画三门艺术构成了视觉艺术,这一观念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形成了。为什么如此?就如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所说,这三门艺术共有一个父亲叫做“design”,所以它们构成了“Arti del disegno”(设计的艺术)。③ 其实我们不顾语境将design译为“设计”是不合适的,在西方语境中这个词的含义要广得多,有构思、图样、素描等意思,包括了艺术家将自己的构思与创意以素描与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种种技术与技巧。只不过我们现在没有更好的译法,暂时译作“设计”而已,但只要我们心里明白,它与现在通常所谓的“设计”虽有关联,但并不是一回事。所以在西方,建筑至少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跻身于视觉艺术的行列,它摆脱了纯实用的功能主义,成为人文主义者表达新观念的主要媒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