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治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经,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办公室,湖北 武汉 430070;   袁晓建,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赵经(1965—),男,湖北省武汉市人,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办公室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袁晓建(1955—),男,湖北省红安县人,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原文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论述了高校政治环境的特征,分析了高校政治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提出了实现高校政治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路。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6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6)04—0573—04

      一、高校政治环境的涵义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所谓政治环境,就是特定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生活所面对的各种现象和条件的总和,是为政治主体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政治主体活动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政治环境的构成要素很多,凡是影响和作用于政治系统的背景和事物,都是政治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经济地理、文化、民族利益集团、宗教等等。这些要素又可分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两大类,它们共同构成政治系统所处的政治环境整体,规定或影响着政治系统的基本状况、运行方向和发展进程。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政治背景和条件,并与周围环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高校政治环境有自身的涵义。笔者认为高校政治环境,是指对高校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及其政治思想、政治观点、政治信仰和品德形成发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的一切特定因素的总和。它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

      一为高校政治环境中可以让人体验其存在的有形环境和有形实体。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生态环境和实体环境。包括校园整体规划和布局,学校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学校的建筑风格,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设及设施,校园所处的地理方位、社会政治和自然状况,具有社会重大影响的学科领衔人和科研成果,师生员工的整体素质等。

      二为高校为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而创设或使用的对大学生政治思想、人格品德以及德育活动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的一切特定因素的总和。包括校园政治文化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氛围,优良的校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健康向上的政治文化舆论氛围,长久形成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等等。

      三为高校政治生活中让师生适应其特性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包括校园所处的环境气候条件,学习生活工作场所的协调一致,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高雅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洁净的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师生员工的人格魅力,学校的主流文化,良好的学术氛围,健全的制度体系和完整的发展思路等。

      二、高校政治环境的现实特征

      (一)复杂性

      高校政治环境所包含的要素是十分广泛的,涉及的层面相当宽,而且其中的结构和互动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所有的政治环境因素中,良性与恶性、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的因素总是混杂在一起,同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方面,表现为政治环境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中不同性质的因素分离开来是相当困难的。另一方面,不同的人对政治环境的选择和适应也存在着很大差别。由于受个人主观能动性和选择能力强弱的影响,同样的政治环境对教育对象和教育本身的影响往往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二)开放性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因素在空间上没有固定的界限。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跨区域、跨国界的交流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工具,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环境因素,特别是建立在国际互联网基础上的互动信息传输的实现,使得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政治环境越来越开放,信息的丰富和信息传播主体的增多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

      (三)动态性

      高校政治环境是动态、变化的环境。因为当今世界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在社会基本矛盾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社会政治环境的各个方面都在变动之中。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开放性又进一步改变了环境变化的内涵和节奏,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之中。

      (四)可塑性

      高校政治环境的各个构成要素虽然性质、状态及作用各异,但他们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渗透的,共同构成复杂的政治环境整体,并且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不仅为政治主体适应政治环境提供了可能,而且可以使政治主体通过对政治环境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进而利用规律去调整政治环境结构及其作用方式,去维持或改变政治环境的存在和发展状态。教育主体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计划地改变一定社会范围内的环境因素,使之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需要。

      三、高校政治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坚持人与环境、教育与环境的唯物论,承认环境的决定作用,同时坚持辩证法,强调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其基本观点是: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道德面貌,人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改变政治思想状况和道德风尚[1]。政治环境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最直接的环境。政治环境一头联着整个社会环境,一头联着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直接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影响[2]。高校政治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环境的直接教育作用

      高校政治环境对大学生的直接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高校政治环境中的政治活动、政治体制、政治设施、政治氛围等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产生直接的教育作用。政治作为影响人的意识形态,它对人的影响不需要其他因素的介入,可以直接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政治活动、政治体制、政治设施、政治氛围等所构成的高校政治环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氛围、教育力量。政治活动、政治运动对参与其中的政治角色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认识、态度、信念,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