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曾长秋,杨增岽,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3   曾长秋(1950-),男,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杨增岽(1982-),男,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教育模式是教育活动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表现形式,通常划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种具体形式。其中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建构路径也关键在于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行开放。建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提升学校德育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完善和实效性。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6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6)04-0004-03

      “开放性教育”可以上溯到法国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自然主义思想,在20世纪初经英国教育家尼尔(Alexander S.Neill,1883~1973)等人的努力转化为实际教育行动[1]。后盛行于美国,现已传播于世界各地。它是针对传统封闭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而言的,是指以寻求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营造开放、民主、平等、自由、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教育氛围,优化各种教育资源和环境,借助社会力量与现代科技成果和手段构筑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正是来源于开放性教育的启示,目的是对传统单一封闭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和改良,通过改变教育方式上的定势思维,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一、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作为一个系统,是指其内在诸要素之间,以及这一系统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根本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素包括主体与客体关系、目标、内容、方法、评估、环境等六大要素,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也是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建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对这些要素以及开放性得以实现的途径进行形式化、操作化。

      建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必要性,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弊端。如教育价值观狭窄化,教学要素孤立化,教学过程程序化,教学手段单一化,教学管理死板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失衡等。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的要求。加入WTO以后,我国的教育被纳入了多边贸易服务的竞争范畴,而且伴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环境将进一步敞开,处于开放的时代、开放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党和国家的开放体系相融合,走向开放。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特点的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所受的社会影响,其思想方式特点表现为活跃开放、崇尚务实、竞争意识强烈,而且个体差异明显。

      建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可行性,主要基于两个基础:一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稳定性。建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建立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稳定模式基础上的变革而非彻底打破,是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问题的环节进行方法、方式转变。它给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提供了参照与对比功能,也对建构的教育模式效果具有保证作用。二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深度开放和教育对象的观念复杂化。环境的深度开放和教育对象观念复杂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须开放的前提,开放性模式的实践是以开放的环境和动态的对象作为基础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模式上的探讨,始终与教育对象和外部环境变化保持正比例关系,环境和对象的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对教育模式开放性的追求源自社会时代、学生观念的复杂性,只有在禁锢氛围、环境和教育客体整体观念比较单一的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才不需要做开放性的探索。因此,建构开放性模式应当在开放、复杂、多元的冲突环境下得到体现。

      二、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路径

      教育模式是教育活动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表现形式,通常划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种具体形式。其中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建构路径也关键在于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行开放。

      1.路径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形式,其开放性体现在诸多教学环节中。具体体现在:

      第一,对教学结构和课堂权利的开放。开放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结构,要求教师不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程序的严密和教学结构的完整,而是关注教学过程的实效,注重学生多方面的收获与素质的提高。由于开放性课堂所追求的是教学的民主化和个性化,因而对学生进行“权利开放”也就必然成为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应有之意。它要求教师减少对学生不必要的制约与限制,给学生更多充分发展的自由与权利。在开放性课堂中,学生应享有的权利主要有:受到尊重的权利;自主学习的权利;自我发展的权利;独立思维的权利。按上述基本权利,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氛围,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才是构筑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应有之意。

      第二,对教学时空的开放。时空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因而开放性的教学就不能局限于室内课堂,而要突破教室的围墙和考试的樊篱。除对课堂之外学习时空的开放外,课堂内时空也要开放,教师可以尽可能少占有时空,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可以通过打破单一的“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进行座位的各种组合,将固定空间变为弹性空间,以使学生间进行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从而使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第三,对教育内容的开放。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活动”成为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要形式。为此,教学内容可根据课堂活动的需要和所实现目标的需要,做多方面的选择。对教学内容的开放必然涉及到对教育内容的开放,要求教师从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关怀,转变为更注重对学生现实生活、人生价值、自我个性、自我发展的关怀。扩宽视野,将校园文化、一切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和陶冶高尚情操的精神食粮都统统纳入教育内容当中来。在教学中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和核心,紧紧把握目标,把有助于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团体意识、社会道德、时代责任感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外的知识纳入教学内容,避免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应用,重独立性轻相关性等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