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建设的视野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忠桥,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张国启,中山大学社科系,广东 广州 510275   王忠桥,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这一课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显而易见。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进行研究的教育观念或教育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设立的同时,研究并建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有利于克服依附性教育或客体教育的弊端,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引导人们学会选择的教育形态,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创新型教育形态,也是一种寻求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形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6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2X(2006)07·08-0034-04

      随着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设立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问题被提上日程。众所周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始终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围绕这一重大课题,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郑永廷教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人的层面讲,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科,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主体性增强。”[1] 因此,加强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不仅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现代阐释

      首先,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学思想,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或依附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关于主体性的解释,学术界大多认为所谓主体性就是指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2] 研究主体性问题,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实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 毫无疑问,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先验的存在,而是在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生成的本质,是后天获得的人的本质力量。因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必须有利于增强人的自觉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

      其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的过程,是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把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的“道德客体”与“思想容器”而言的。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长期受到忽视、压抑甚至被泯灭,制约了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自我发展。本文认为,所谓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景和激励引导等途径,促进学生主体性的生成与发挥,以实现其主体性人格的形成及良好道德行为的实现,最终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研究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社会现实出发,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理念,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性,这既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衡量人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尺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应加强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要分支学科的研究。

      第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针对前社会主义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统治阶级推行愚民政策的工具而言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存在,前社会主义时代的所谓主体性发展都是一种片面的、畸形的主体性发展,这是由阶级社会的性质和客观社会现实决定的。自从阶级社会诞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维护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而普遍存在,它的基本内涵也深深地打上了阶级统治的烙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 在前社会主义时代,尽管不同的阶级先后统治人类社会,但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统治阶级推行愚民政策的工具,其为阶级统治服务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统治,尽管在这里“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5] 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依然适用,然而由于广大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广大人民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开发内在潜能和培养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成为引导人们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引起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精神的创新型教育形态

      首先,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多强调对学生的制约与控制,试图通过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与相关知识体系的讲解与灌输,来引导或强迫学生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典型的外塑式、改造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由于知行脱节和学生主体性受到压抑而实效性较差,易导致主体性发展的片面化、抽象化;它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规律,对人的发展形成制约和束缚,属于典型的客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自主式、生成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贯彻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能够倾听学生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在思维方式上体现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有利于克服依附性、片面化,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性,从而形成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形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