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跃民,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杨跃民(1966-),男,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原文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手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内容及目标要求,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德育中长期积累的观念却使德育的效果收效甚微,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缺乏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的贯彻。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6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937(2006)04-0184-03

      德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今天,德育工作的中心和灵魂地位显得尤为重要。高等教育在每个重要发展时期,都提出了明确的德育目标,并且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模式以期实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目标的实现过程同整个教育的目标相一致,即突出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肩负着人才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的重任,因此,高校在舆论宣传、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具体实施等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使高校德育工作在队伍建设、机制运作、规划制定以及学科建设上有了重大进展。但是,我们也无可讳言,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并非如同我们理想的那样,反而有一种弱化的趋势。这种不理想的状态,部分是由于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中,没有从人的长远发展考虑问题,只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轻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或对高校德育工作做了片面理解,缺乏一种系统的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但其思想根源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仍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缺乏一种打破常规思维的勇气;对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在整个高校德育工作中缺乏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

      一、高校德育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在学习动力和不同需求,采用“国标”要求来培养人才: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的专业课程设置、单一的教学方法,造成了“千校一面、万生一模”的尴尬局面[1]。这种“有计划”的教育方式,使得高校德育在方式、手段、内容、目标等诸方面固定不变。这种固定不变的德育思路在培养人才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突出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现代高等教育而言,与全面提升人才的素质,满足不同层次人才要求的现代高等教育不符合,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差也就显而易见了。高校德育实效性差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德育的内容陈旧老化,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和适应性,德育的内容稳定有余、更新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与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其次是德育目标过于强调方向性、政治性,缺乏层次性与基础性,目标过于理想化,高不可攀,脱离实际,未考虑学生实际思想水平,结果,德育往往变成空洞、纯观念形式的说教。再次是德育方法单一封闭,以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注重“知道”,忽视“信道”、“体道”,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方法,强迫学生接受既定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观念。

      高校德育系统中存在的不符合教育规律的现象,最终导致了德育的效果收效甚微。但真正造成高校德育实效性差的思想根源,是把学生作为施加影响的对象,运用外输式的德育方式,注重规范的灌输、观念的形成及习惯的培养,德育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所施加的往往多是口号式的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德育条目,整个德育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忽略了人与人心灵之间的交流,把人视为填充各种美德品格的袋子。“知道为智”、“体道为德”,这种没有情感体验、没有意志考验和行为表现的德育,很难使学生的知、信、行做到统一,因而德育就收效甚微。“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是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了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其实,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如此,都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点,以人贯穿于各方面及其始终的;何况是直接培养人的教育?”[2] 因此,以人为本精神的缺失,是造成高校德育有效性差的思想根源。

      二、以人为本的现实必要性

      教育家蔡元培在谈到教育本质时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使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3] 高校德育是教育事业中直接塑造学生思想素质的主要环节,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就能够为学生的成才提供最为广阔、最为宽松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空间,也能够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其人才整体素质就会大大提升。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的天性,顺应人的本性,创设公正的竞争环境,高校德育应建立在学生的人性基础上。反思德育实践,不难发现在德育过程中往往把自我与他我、个体与群体绝对地对立起来,结果往往将群体意志凌驾于个体、自我之上,从而消解了个体的存在,冷落了自我的价值。现在,高等教育实行缴费上学,学生完全有理由要求学校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要求教师为其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教育者和管理者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精神的精髓和教育哲学观。“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高校德育应注重创设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他们个性才能。同时,还应该使受教育者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只有真正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才能给学生营造出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