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荣辱观及其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太恒,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河南 郑州 450001)

原文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形成了特别注重道德修养、特别注重荣辱观念树立的优良传统。认真研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将有力地推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反对鬼神迷信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科学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我们民族素有崇尚科学、反对各种迷信的优良传统。这里主要论述我们民族文化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最基本内涵是人本精神、理性精神和创新精神。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以人为本”作为一个明确命题,最早见于《管子》一书。而中国传统人本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则可上溯至夏代。孔子在总结、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仁”学思想体系。实际上,“仁”学也就是“人”学。孔子所重视的、肯定的是人自身的价值。而从孔子的“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等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是把道德修养看成是人生价值尺度的。而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则是在于“安人”、“安百姓”。因此,在政治上他提倡以德治国。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依靠政令和刑罚施行统治,只能使民众因惧怕惩罚而不敢违法犯禁,但不能使民众树立起羞耻心和荣誉感。而以德治国理民,则可以培养民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荣誉感,这样他们就会自觉遵纪守法了。他要求为政者要率先垂范,为民众树立人格榜样。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他特别强调,要让民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他们“富”起来,然后才能对他们施行教育。他曾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作为“仁人”“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民众”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道家的创始者老子则建立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哲学理论体系。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老子用“道”的根原性,否定了传统的“天”“帝”的创造主地位,用“道”的“自然”性,否定了传统的“天”“帝”的神圣性,表现了鲜明的无神论立场。否定神,那就必然重视人。所以,在这里他将“道”、“天”、“地”、“人”并称为“四大”,十分清楚地说明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从“类”的角度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同时,老子还强调人要“法地”、“法天”、“法道”,归根到底也就是“法自然”,充分体现了他的客观态度和理性精神。正是从这种“法自然”的观点出发,老子提出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和行为处世原则,并对当时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和不良行为展开了批判,从而展现了他的人本精神。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就从违背客观规律的角度,批判了当时那些当权者的剥削行为,揭露了广大民众深受剥削的社会不合理现象。在他看来,正是这种不合理现象,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与不安。所以他指出,要做一个理想的统治者,就应当关心民众。

      老子还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强调为政者要以老百姓的心愿和意志作为自己的心愿和意志。同时,他还以江海为喻,说明了统治者只有尊重民众,关心民众,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从而立于不败之地。他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这里,老子非常明确地肯定了真正强大的力量来自广大民众,民众是否支持拥护,是统治者地位能否巩固,统治能否长久的关键所在。

      老子最后的结论是:“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统治者是否富有、富有的程度,是以民众是否富有、富有的程度为标志的。所以,聪明的统治者博施广济,“为人”、“与人”,藏富于民。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呈现儒、道互补的态势。孔、老所倡导的人本精神和理性精神等,为后世人们所普遍认同,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经过历史的积淀,遂成为我们民族赖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时刻都在昭示着人们,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全体人民都能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和道德素质,“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

      二、崇尚勤劳节俭,反对安逸享乐

      我们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胡锦涛所倡导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根植于我们民族崇尚勤劳节俭,反对安逸享乐传统荣辱观之中的。翻开数千年的民族发展史,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崇尚勤劳节俭,反对安逸享乐荣辱观,是和我们民族同生共存的。“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羿射十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千古不息的神话传说,正是对先民崇尚勤劳节俭,反对安逸享乐精神和美德的记录和褒扬。而到了文明时代,这种精神和美德则成了思想家们所普遍关注和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