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进程中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作 者:

作者简介:
符惠明,江南大学 学生工作处,江苏 无锡 214036   符惠明(1963-),江苏如东人,江南大学学生工作处,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家

内容提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今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学校教育是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把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当代高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关键,以时代精神教育为重点,努力推进学校民族精神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06)03-0196-0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今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学校教育是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把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当今全球化进程中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当代高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关键,以时代精神教育为重点,努力推进高校民族精神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基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蕴含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蕴含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升华。高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

      (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是对大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不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对待传统文化有两种态度是不可取的。一是采取虚无主义或取消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都是封建的和落后的,乃至反动的,甚至把近代中国的贫弱、目前中国存在的困难也归咎于传统文化。二是采取狭隘的民族主义态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认为对待传统文化不能有任何怀疑与批判,否则就是贬低中华文化,数典忘祖,崇洋媚外。这两种态度表面上虽然极端对立,但其后果则是一样的,即会断送我国的传统文化,导致我们走上错误的道路。虚无主义的态度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传统文化一经形成就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不仅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表现出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人为地割裂历史与现实的必然联系,不符合历史的辩证法。列宁就曾经严厉地批判俄国当年“无产阶级文化派”所谓的要像摧毁反动政权那样消灭文化遗产的叫嚣,他说:“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硬说是那样,那完全是一派胡言。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1]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这一思想,他认为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中有着光辉灿烂的篇章,在清理传统文化的时候,只有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才是发展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他明确主张:“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2] 因此,虚无主义的态度自然是错误的。同样,全盘肯定的态度也是十分错误的,更应该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全盘肯定的态度打着的是爱国、爱祖先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因而人们更不容易识别其危害性。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理论博大精深,后世的一切发明发现,都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了预测和导向。殊不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固然博大精深,但终究是历史遗产,不可能已达顶峰而不能被超越。全盘肯定传统文化,正是在这一点上犯下根本性的错误。另外,全盘肯定传统文化,还必然导致盲目地排斥和反对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化,从而不利于本国文化的发展,把本国文化封闭起来。

      总之,高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既不要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应该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传统文化的优秀品格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高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整理出那些能够体现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的精华部分,并加以弘扬。从当代高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角度来看,应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以下几个至关重要的优秀品格。

      一是天下为公,公忠为国的公忠情结。在传统文化中,早在先秦时期,就孕育了天下为公的思想。《礼记·礼运》描述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思想,从先秦开始,到康有为的《大同书》,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大同世界一直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社会憧憬。传统文化还具有浓重的公忠情节,要求人们培养为国家尽心做事、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道德品质。早在《诗》、《左传》等典籍中,就有“夙夜在公”,“临患不忘国,忠也”的规范性要求。传统文化的这种公忠思想对中国形成国家第一、社会至上的价值观起了关键的作用。中国历史上无数英雄豪杰都受这一民族精神所哺育。战国时期赵国文臣蔺相如,不以私人意气与武将廉颇争高下,表现了以国家为重,不以私情害公的高尚风格。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家喻户晓、流芳百世。

      二是以社会、民族、国家为重的整体价值观。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上,坚持他人第一、社会第一、国家第一的价值取向,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强调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正是在这种整体价值观的支配下,中华民族才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没有分裂,这种整体价值观已经沉淀在人们的思想中形成了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资源。这也正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重大差别之所在。中国作为历史上的一个农业大国,家庭乃至家族一直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国家政权的最小单位,而国家则是家庭或家族的扩大。因此,维护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就成为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遵循的最高道德规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成为家国一体的最集中的体现。总之,以社会、民族、国家为重的整体价值观对我国民族的统一、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应传承这种精神,使其在新时代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