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民族精神的培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符惠明,江南大学副教授,硕士;   罗志勇,苏州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胡锦涛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是指导我们新时期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指针。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全民族综合素质,培育健康俊朗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6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06)04-0053-04

      胡锦涛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1],是指导我们新时期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指针。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全民族综合素质,培育健康俊朗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新时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与价值分析

      必须看到,伴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的财富和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文化、娱乐、消遣方式日趋丰富多彩;但是,也要警惕,一些人“心灵深处的孤独与空虚,这种虚无蔓延到人们精神的各个层面,包括个人信仰、社会公德、怜悯之心、公民精神等等。”[2] (pp.1-2)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基于对现实中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清醒认识,切中时弊,为新时期重塑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方向。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荣辱观是一个文化层面上的问题,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质。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始终重视运用强烈的耻感意识来促进维系基本的民族文化价值。新时期的先进文化建设的一大重要功能,就是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冀图复兴的民族,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崇高而又务实进取的价值追求。如果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其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就会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就会混沌不清,对腐朽落后的文化便会失去鉴别力。胡锦涛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精辟概括了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将有力地指导和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步伐。

      (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稳步协调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让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文明进步。这是党和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国民文明进步的实际体验。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达致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这是保证我们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而且要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体。如何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何通过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造成人人知荣明耻、抑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只有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真正懂得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准确地把握了是非、善恶、美丑之间的基本界线,从而理性地调节和规范人类自身的行为,才能有效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从这一点来说,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文明古国。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树立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社会风气良好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处于改革转型期的中国,在多元选择的同时,有的人在价值折中和多元妥协中也不同程度地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许多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绝对价值被相对主义所颠覆,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被杂乱无章的多元价值混淆了,社会发展面临巩固和发展道德基础的机遇和挑战。胡锦涛深刻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形成的先进价值观,又凸显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既凝结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又突出揭示了崭新历史条件下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道构成了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决定了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作为“三个代表”的忠实践行者,不仅要有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本领,更要有德行修养的自觉和功夫。必须看到,极少数党员干部执政为民思想淡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讲排场、比阔气、作风轻浮,以权谋私,严重毒化了社会风气,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为政以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干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带头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带领群众前进。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党的先进性,毫无疑问也必须体现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加强依党章治党,保持先进性,一方面必须健全党内法规,严格党内法纪;另一方面必须注重道德润党,模范自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