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的文化支点:从校园文化到社会文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湘舸,吴太贵,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2   陈湘舸(1948-),男,湖南新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太贵(1979-),男,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当代大学与社会的全新关系使得传统的大学价值定位和大学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融合,这一过程要遵循方向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长期性原则,从而为大学德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文化支点。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6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06)02-0228-04

      大学,作为传承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历来被人们称为“象牙塔”。这一方面说明大学作为重要的学习科研场所,它的重要性是被社会认可的;另外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大学的封闭及其与社会的隔膜。这种隔膜既有地域上的隔断,同时也有文化上的阻隔。这就是“校园文化”(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隔离。重新审视校园文化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大学德育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校园文化”与大学德育

      迄今为止,对于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正如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所写:“文化,文化,言之固易,要正确的加以定义及完备的加以叙述则是不容易的事。”正是由于对文化的概念没有定论,因此人们对校园文化的定义也是见仁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是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对校园文化作出界定。无论是从什么角度,人们比较一致的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整个社会大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校园文化对德育具有导向、渗透、美育等等一些功能。但是综观人们对校园文化的研究我们发现,已有的各种论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将校园或大学与社会分开来研究的,或者说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融合的趋势关注不多,对这种融合与大学德育创新之间的关系更是少有论及,这不能不是一个遗憾。

      传统大学是具有很大独立性和相对封闭性的文化和教育机构,其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通和互动不是很明显,甚至处于隔膜的状态,这种状态已经造成的后果便是大学德育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差异性日益凸显。传统大学以一道文化之墙将自身与社会隔离和封闭起来,不以社会变化而变化,却以坚守“大学的独立品格”和培养独立于社会的“好学生”作为大学的最高价值目的。同时,这一价值定位也得到社会的认同,可以说人们对大学的基本价值定位和形象定位就是这样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社会化,传统大学的价值定位显得日益落伍。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选择和评判标准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好公民”而非仅仅只是一个“好学生”,或者说是需要一个社会化程度更高的“好学生”。而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是不大可能在封闭的校园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因为一般而言,校园文化是“好学生”生长的土壤,而社会文化则是锻造“好公民”的大熔炉。

      传统大学的价值定位使得大学德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突出表现就在于大学德育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反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先后两次(1993、1994年)在北京高校中进行了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其中有一项以“学校德育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或“反差太大”为题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有近一半(1993年)甚至70%以上(1994年)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德育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或反差太大[1]。由此可见大学德育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反差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为受教育者的认识是最为直接和明显的。虽然这些数据是比较早的,但是就笔者了解的对当前大学德育的效果的普遍反映来看,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多大改观,相反,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正在日益显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公民的道德素养正受到严重影响,这种反差使得道德怀疑主义盛行——对原来大学德育中接受的道德规范和观念也对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现象都产生怀疑,这一后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还会引起社会的道德危机。因为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道德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如果一个社会在道德教学中偏重言辞而缺乏实践模范,或是教的是一套而社会上普遍奉行的又是另外一套,那么这个社会就产生了道德危机。”[2]

      由此可见,传统的大学价值定位已经不能符合当代教育和社会的要求了。随着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已经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再也不能将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而应该走向社会,把开放作为自身发展的理念,更多的融入到社会文化建设中去。当代大学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就意味着拆除横亘在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表现在观念、制度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道道“围墙”,从而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

      二、超越与融合: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实现互动的原则

      大学走向社会,进一步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但同时大学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在超越与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方向性原则 在大学走向社会,大学文化融入社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基本原则,无产阶级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来指导这一过程。文化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必然会去占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西方文化思潮和西方各种价值观念迅速涌入,市场经济的逐利观念和功利化取向在社会的蔓延,正在导致社会文化中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导向作用的弱化。在当前,“马克思主义文化虽然在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制定中起指导作用,但他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在人们社会意识中沉淀的深度或指导作用是十分不稳固的。”[3] 而大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公民,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当然要具有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同时遵守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社会规范和职业生活领域的职业规范,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为指导方向实现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整合,从而为大学德育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