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民工的困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作 者:

作者简介:
曾长秋,杨增岽,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曾长秋,男,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增岽,男,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中州学刊

内容提要:

城市农民工是一个既缺乏保护又缺乏约束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所持有的传统乡土观念与现代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发生了冲突,所以在行为和思想上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摆脱这些困境除了要依赖行政性的制度和政策改良外,还需要在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下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的主体、内容和方法进行重新定位。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6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6)02—0090—04

      据我国农业、劳动社会保障等部门的统计,2002年进城务工的农民约为9460万,2003年约为9900万左右,并且每年仍以500万人的速度增长。从地区分布看,我国农民工的来源主要是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河北五省,2001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7800万城市农民工中,该五省区占了农民工总人数的56.2%。农民工主要流向广东,占了近三成,北京、上海、江苏、辽宁则分居第二至第五位,跨省流入这五省(市)的农民工合计占了62.3%。① 农民工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涌现的新生事物,是最早通过社会流动的途径来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阶层。但由于他们不具有制度性的法律意义上的城市居民身份证,城市政治结构尚未有意识地整合并容纳他们的利益要求,他们最多只是事实上的城市暂住人口,要根本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仍面临重重困境。

      一、农民工的思想与行为困境

      (一)农民工的思想困境

      城市农民工在现代繁华开放的城市环境中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要比在农村时大得多,容易诱发焦虑、不安、自卑、抑郁、偏执等心理问题,导致思想上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②。农民工思想上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恋土与离土的矛盾心理。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农民聚村而居,土地是他们内心归属和赖以生存的希望。因此,他们不愿背井离乡,即使在外多年也要“归根故里”。但城乡差距和城市较好的发展机遇,又激发着他们在职业流动和社会转型中寻找致富捷径。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依然薄弱,扎根城市的意识普遍不强,大多认为自己还是农民,外出主要是挣钱、见世面和学技术。农民工具有双重身份:既学会或适应了城市人的生活和工作,具有“准市民”的资格③;又保留着“农民属性”和“农村重心”,只是客居城市的农村打工者。

      2.传统节俭型消费与时尚消费并存的矛盾心理。节俭素来是农村居民的美德,但面对城市极其丰富的商品市场,部分农民工的传统节俭观念开始发生变化,逐渐推崇和追求“穿讲体面时尚,用讲排场高档”,但由于只能“量力而出”,他们面对高档消费品时难免尴尬。

      3.强烈的求知欲和“读书无用论”并存的矛盾心理。农民工一般缺乏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因而在就业和自身权益保障方面处于劣势,这很容易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维权意识。但是,教育成本的上涨、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乱收费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又使农民工普遍觉得多读书不如早就业实在。因此,他们一方面在激烈的机会竞争中感叹自身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却不愿在提高自身文化技能上加大投入。

      4.求富欲望与重利忘义并存的矛盾心理。农民工进城打工,就是为了寻求富裕门路,挣钱是许多农民工主要的或者惟一的愿望。但一些农民工急于求富而摆不正“义”和“利”的位置,为利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违法犯罪以达到发财目的。在这种畸形义利观的驱使下,农民工一方面渴望群体内部增进团结、互相帮助,另一方面当面临利益冲突时常常为了个人利益而走向分裂。

      5.自信和自卑并存的矛盾心理。一般地,较之驻守农村的村民,农民工在收入、见识、经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方面都是领先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颇有自信心。但他们在繁华开放的城市里,城乡差异凸显,因而又是自卑的。尤其当遭到城市人的歧视甚至人格侮辱时,农民工尽管也会奋力反抗,但内心深处却更多地感到愤怒和自卑。社会学家李强教授在对北京70个农民工进行调查时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工认为令自己不满和难以忍受的是“被人家看不起”和“受歧视”。④

      6.开放式交往与封闭式交往并存的矛盾心理。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民在心理上具有内向、压抑和封闭的倾向,人际交往局限于地域和血缘关系。进入城市后,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面对众多的陌生面孔他们甚至存有提防心理。然而,为了扩大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他们必须形成更广泛的人际氛围,由此遭遇十分窘迫的人际交往困境——渴望交往又怯于交往。

      7.积极应对和消极报复并存的矛盾心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城市对农民工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他们非常渴望融入城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城市人”。但当遭遇挫折时,由于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原因,农民工很容易产生激进的报复心理。这方面的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农民工身上,但也不能忽视。

      (二)农民工的行为困境

      1.狭义的行为“失范性”。农民工进城以后,脱离了农村体制的管理,也不与城市规范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体制真空中,他们心理意识上的约束力下降,行为常常处于失范的、自主自为的状态。在经济行为上,受自身条件和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往往要比城市居民和外来高新技术人才小得多,他们一般只能向“城市人”提供服务,他们与“城市人”的关系只是一种简单的受雇佣的经济关系,而几乎不发生政治联系或其他社会联系。在政治行为上,囿于自身条件,农民工很难建立起工会或行会组织,也没有一个集团性的维护自身权益的正式组织。城市社会的政治空间和社会空间对农民工几乎是封闭的,农民工在城市缺乏政治参与(如参加选举或被选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⑤,其政治行为比经济行为更加失范。由于无法获得城市体制内的资源和缺少城市社会管理系统的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时常只能通过间接的渠道来表达,如传播媒介的舆论支持、学者及知名人士的道义同情、党政部门的关心、人大代表的呼吁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