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影响与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子忱,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队政治工作培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核心特征是教育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地位。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优势丧失,但同时又出现了信息超载和逆向选择的新问题。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主要是建设资源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网络,构筑平等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教育对象选择和控制信息的能力。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6 年 03 期

字号:

      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正在加速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步伐,改变着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从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出发,就会失去手段,失去群众,失去阵地,失去优势。本文着重从信息经济学和信息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信息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的挑战与影响,进而对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换,提出具体对策。

      一、信息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进行什么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怎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着重研究的是第二个层面,即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问题。

      1.信息不对称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主客体不平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单向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般是自上而下垂直传输的,最通行的做法是一个人在台上讲,多数人在台下听;二是统一性。教育对象不能自主选择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时间、地点和教员,往往形成上下各级“一般粗”,各类人员“一刀切”;三是封闭性。教育活动基本是在行政建制单位内,按照上级机关的统一计划分别进行;四是不平等性。我讲你听的灌输方式,使教育者处于主动地位,教育对象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信息经济学认为,市场交易双方在信息占有上的不平等、不对称,是市场运作失灵、主体行为失范的根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地位的不平等,实际上也是由教育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决定的。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居于信息优势地位,而教育对象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具体表现为:其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位势差。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单向垂直的信息传输方式。教育者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源、信息传输时机、传输渠道以及教育内容信息的选择;其二,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着信息的时间差。自上而下、单向垂直的信息传输是通过逐级传输即层级式传输实现的,不同层级的信息接收有一定的时间差。有时信息传输到最末一个环节即基层单位时,已经时过境迁,教育作用大大减弱。其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着信息的数量差。由于教育者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源和信息选择,加之信息传输渠道的单一和狭窄,信息在逐级传输过程中的自然流失和人为流失,使得教育者所了解和掌握的信息量,相对于教育对象来说占有明显的优势。总之,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占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教育者的单向灌输,教育对象才能获取信息,教育对象明显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2.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信息优势的丧失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垄断地位。具体而言:

      第一,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实用的、可共享的公共信息源。互联网上的信息无所不包,思想政治信息也是应有尽有。各大综合网站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发布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新闻,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子书刊、电子图书馆、电子论坛异军突起,使各种各样的政治主张、思想观点、社会思潮得以更为迅速、广泛的传播。网上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面向大众的公共信息源,任何人要想控制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信息传输的途径和时机都是几无可能的。

      第二,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它“集报纸、广播、电视于一身,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使人与人之间广泛、迅速、便捷地交换信息成为可能。这种独特的优势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促进了多种信息传播形式、信息传播渠道的竞争和融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说,教育对象现在每天都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获取大量的信息,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不仅不再是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影响力也大为减弱。

      第三,互联网成为个人自由选择的广阔空间。任何人在网上可以浏览世界上任何一份上网的报纸或杂志,收听收看世界上任何一家电台、电视台的网上节目。用户可以登录到与网络相联的任何一台主机上与他人共享信息和资源。多种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传播形式的发展,使个人的信息选择空间越来越大。同时,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的个性观念得到张扬,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个人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价值取向选择信息。这样,不要说教育者很难占有教育对象所不了解的信息,即使有这种可能,也未必都能被教育对象所选择和接受。

      第四,信息化正在推进着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进程。电子政务逐步普及,政务公开渐成趋势,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披露越来越透明。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精神,重要文件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多的改变逐级传达的方式,而是通过各种媒体迅速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甚至做到同步传输。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不对称的体制性障碍也已经破除了。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条件下,教育者不再能控制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源及其传输,教育对象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二者之间的信息位势差、信息时间差和信息数量差被逐渐消除。在教育者失去了信息优势地位的情况下,是不是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用武之地了,甚至不再需要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信息化虽然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但却给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了全新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