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道平,苏州科技学院工会,副教授。(江苏 苏州 215011)

原文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造成青少年道德品质滑坡。针对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我们应采取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立体网络等对策。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6 年 02 期

字号: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一定阶段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与行为中的体现和凝结,是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同时是一个人在处理自己和他人及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时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礼记·中庸》记载:“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仁、勇即是道德品质的具体要求。可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国家社会对个人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个体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它将对每个人终身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取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也在加速进行,由此造成了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严重冲击和影响,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

      一、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的加剧,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巨大冲击,甚至在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混乱无序局面,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及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剧烈变化,这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凸显。从总体上看,青少年的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部分青少年道德品质状况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堪忧。具体表现为:

      (一)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偏差,知行不一。具体表现为知与行严重脱节,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往往只停留在认识层面,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青少年道德认知与行为的脱节,表现为“四个不一样”,即在课上与在课下不一样,在人前与在人后不一样,在校内与在校外不一样,在家里与在家外不一样。可能在学校是受老师喜欢、同学爱戴的好学生,在家里是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但一旦离开特定场合和特定环境,就会变成另外一副面孔,呈现出自私、霸道、虚伪、懒惰等不良品德甚至犯罪。《城市商报》就报道了一个在校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优良的18岁中专学生为20元钱在校外实施拦路抢劫的恶性案件。[1]

      (二)青少年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移,呈现自我化倾向。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之下,青少年的价值心理出现失衡,更加崇尚自我,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减弱。他们表现为“以我为中心”,不愿为同学为别人做好事,有利的事抢,无利难办的事躲,缺乏责任感,公德意识差,在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方面做得很不够,个人本位意识被大大强化。

      (三)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重现实、重效益,呈现功利化、实用化倾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在青少年身上也有所反映,出现了“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的现象。青少年在学习上,轻理论、重实用,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更是重物质、轻精神,崇尚实用、追求实惠已成为普遍现象。“人生在世是吃喝二字”、“一切向钱看”等享乐和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腐蚀了青少年思想和心灵,使青少年为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不择手段,甚至走上酗酒、吸毒、抢劫等犯罪道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且在青少年犯罪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达80%以上。[2]

      (四)青少年道德评价标准不一,是非不分,呈现模糊化、多重化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双重的道德评价标准。青少年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对别人和对自己执行双重标准,对他人评价是高标准严要求,别人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非常明确,分析透彻,明辨是非。而一旦自己成为当事人,评价标准则大大降低,成为低标准宽要求了。二是颠倒的道德评价标准。虚拟网络世界的“前卫”刺激及在网络暴力游戏中可以不用负责任的打杀,模糊了他们的道德判断标准。他们崇尚暴力,把所谓“哥们儿义气”当成真正友谊,把影视作品中的“黑帮”当成“英雄”,把网络游戏的“英雄”角色当成现实中的自我。而课堂上灌输的英雄人物及模范事迹被青少年视为“落伍”、“老土”的说教,而嗤之以鼻,导致其道德正义感的弱化和是非善恶标准的颠倒。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人们内心信念系统所支持的,它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及个人努力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分析青少年道德品质存在问题形成的原因。(一)学校教育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应试教育模式没有根本改变,一直存在着思想品德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没有真正体现思想品德教育占首位的思想;(2)在道德教育目标设计上过于理想化,缺乏时代感和层次性;(3)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泛政治化,窄化了其教育功能,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4)在对青少年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存在以成绩替代一切的“高分低能”、“重智轻德”现象;(5)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与方法简单陈旧,缺乏创新。一方面,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运作模式偏重程序化、模式化。另一方面,传统的“一言堂”单方面灌输教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6)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完善。(二)家庭教育问题。具体表现为:(1)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现象严重;(2)家庭教育中缺少“家规”;(3)部分家长本身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残缺家庭容易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失。一位美国学者走访了20多个国家,对一万多名经济条件不同的儿童进行调查,当问到孩子们最大心愿时,答案惊人相同,即他们对吃、穿、用的东西不很在意,而普遍重视的却是家庭的氛围和精神生活,“父母不要吵架”,“父母要维护我们自尊心”,“对我们少发点脾气,多一点笑”。[3]可见,和睦的家庭氛围是青少年健康身心不可或缺的因素。(三)社会教育问题。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大课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文化思潮、生活方式等通过各种渠道,对缺少鉴别力和批判力的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社会转型中网络和大众传媒的影响。据调查表明,网上各种语言的使用频率依次为英语84%、德语4.5%、日语3.1%、法语1.8%,这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信息落差,语言使用频率高的信息输出国将本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观通过互联网输入其他国家,从而进行意识形态的统治和文化侵略。[4]网络时代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同传统的社会环境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灵。某市公安机关对252名经常接触有害书刊和音像制品的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习成绩滑坡、精神萎靡的占94%,有流氓等违法行为的占68%。[5]由此可见,那些宣传暴力、凶杀、色情等思想内容不健康的影视作品和报刊,对是非判断能力差、同时模仿性又很强的青少年而言,具有极强的杀伤力,他们在好奇心驱使下,最容易做出违反道德要求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