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文化安全高度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
韩源,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唐晓勇,曾朝夕,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4)   

原文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科学技术等知识与信息形式具有可共享的特质,所以最终能扩张国家利益、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是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国家文化安全,我们应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精神,把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6 年 01 期

字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党的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国家文化安全,本文从国际竞争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强调几个问题。

      一、站在时代前沿,深刻领会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靠国家政权来维护与传播,同时也为国家政权提供“合法性”的文化基础。国民的意识形态认同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和稳定,缺少意识形态认同就意味着政权丧失其“合法性”,意识形态的危机必然导致政权危机。而民族文化及其认同则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苏共政权的丧失,苏联的解体,从反面充分佐证了文化与意识形态在这方面的功能。

      近几年俄罗斯思想界积极反思苏共政权丧失和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目前带有倾向性的观点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整体性瓦解所致,杜马议员利西奇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俄科学院院士穆尔扎的《论意识操纵》两部著作深刻阐释了这种判断,在俄高层有重大影响。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际竞争焦点和产业重心的转移,以及社会形态的变迁,文化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更加凸现出来。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对知识与信息的占有和控制以软国力的形式反映在国际竞争中。由于其中的科学技术等知识与信息形式具有可共享的特质,所以最终能扩张国家利益,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是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主导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应站在时代前沿,从国家战略高度深刻领会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放眼国际环境,充分认清国家文化安全形势

      哲学家福柯有句名言:“话语就是权力”,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意识形态战略实际上就是这种“话语权”的争夺。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依靠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软权力”,尤其是利用其中的文化传播之类的无形力量,“从观念上、感情上、心理上去影响别国人民,这是一种代价小而收获明显的软力量资源。这种无形的力量没有导弹驱逐舰护卫下的货轮那样气势汹汹,但是,它却能够散布在全球性的广阔空间,影响千百万人的思想感情,从而最终改变导弹和货轮的归属。”[1] 这说明物质形态利益的实现形式与最终归属决定于精神文化与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的是人的精神,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塑造着不同的人,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更深层次上就是约瑟夫·奈所指的“塑造”人的竞争。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扩张在美国的国家战略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威尔逊曾说,“布尔什维克主要是思想上的侵略,你不能靠军队击败思想。”杜勒斯也说过:“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2] 进入21世纪,美国抓紧称霸全球的战略布署,文化战略的地位更加凸现。美国把谋求文化价值观的全球领导地位与保护美国本土不受军事攻击并列为其核心国家利益。在苏联解体后,美国文化战略的重点集中到中国,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美国有一套完整的专门针对中国并力图瓦解中国人意志与价值观的战略图谋。仅从美中央情报局对华《十条诫令》的部分内容就可见一斑。该《诫令》提出美国要“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怕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的精神。”(《十条诫令》第一条)“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十条诫令》第二条)“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十条诫令》第三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十条诫令》第九条)。[3]《十条诫令》可清楚地看到美国的文化扩张,力图争夺和控制的是中国人的思想、意志和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三、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

      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

      进几年,淡化意识形态的观点在高校产生了一些影响,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高校党委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上来。

      高校是推进先进文化发展,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地。高校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通过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提供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条件。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党组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防止和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青年学生的侵蚀。我们要努力营造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的良好的文化氛围,使高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