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配送中心的选址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易华,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生。 张文杰,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44

原文出处: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02年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和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制定了《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年)》,该文件对北京市各类物流基础设施的选址进行了规划。但由于近年来北京市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量的新建小区与商业网点,各类货运枢纽的布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该文件中的配送中心类物流基础设施选址过于集中,已经不能适应未来北京市发展的需要。鉴于以上情况,有必要对北京市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重新研究。

      一、聚类分析及在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主要用于辨认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是把事物按其相似程度进行分类,并寻找不同类别事物特征的统计分析工具[1]。

      聚类分析的应用范围很广,涉及到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各个层面。在微观层面,企业可以通过聚类分析了解市场细分的原则,了解不同细分市场的特征,也可以籍此确定主要竞争对手。而在宏观层面,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等相结合,可以确定景气指数等国民经济预警指标。

      在物流领域,聚类分析目前主要应用于城市物流规划的前期研究,即被用来对不同的城市进行分类,以确定所研究城市的经济发展级别,从而为该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确定提供依据。在这类研究中,参与聚类分析的变量多为各类宏观经济指标,如:城市人口、GDP等(注:参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由张晓东编著的《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研究》。)。

      根据聚类分析的作用与原则,我们认为,该方法同样也可以被用来解决城市物流基础设施的选址问题。作为物流服务的供应方,物流基础设施与物流服务需求点及货运枢纽之间的距离,是确定其选址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制定选址方案时,可以首先将物流基础设施的初步选址点、物流服务需求点、货运枢纽等节点的地理坐标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以距离为分类依据的聚类结果,然后再依据物流基础设施的选址原则,对聚类结果进行定性评价,并籍此对初步选址点加以调整,以最终确定出合理的选址方案。

      配送中心是进行末端配送的专业化物流基础设施,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商业领域的物流服务需求点,即商业批发与零售企业。其选址要求集中在距离市区比较近的地区和卫星城的周边地区,这样的安排可以使配送中心贴近商业批发与零售企业。配送中心周边需要有便利的交通环境,并能与其他层次的物流基础设施相互配合。

      根据前述的聚类分析选址思路,并结合配送中心的基本属性,我们认为北京市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加以研究解决:首先,确定参与聚类分析的三类节点:物流服务供应点(配送中心的初步选址点)、物流服务需求点(北京市商业批发与零售企业)、交通等附加条件(北京市的大型货运枢纽及其他层次的物流基础设施)。其次,运用SPSS对以上三类节点的地理坐标进行聚类分析。使分在同一组的节点在距离上更为接近。最后,依据以下三条原则对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该评价对初步选址点做出相应的调整:

      1.靠近原则。首先,配送中心往往先从货运枢纽、其他层次的物流基础设施处集货,然后再向各物流服务需求点配货,因此,合理的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应当接近于物流服务需求点、其他层次的物流基础设施及主要的货运枢纽。

      其次,由于批量运输的距离越长,配送运输的距离越短,总的运输成本就越低,因此在物流服务需求点、其他层次的物流基础设施、货运枢纽三者之中,配送中心应更靠近物流服务需求点。如果某聚类分组中,只有配送中心和货运枢纽或其他层次的物流基础设施,而没有物流服务需求点,则该配送中心就存在有选址不当的问题。

      2.存在原则。在物流服务需求点较多的聚类分组中,应当有配送中心存在,以避免出现物流服务水平下降及成本过高的现象。

      3.规模原则。一个配送中心应能同时服务多个物流服务需求点,以便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二、参与聚类分析的各类节点的选择

      (一)物流服务供应点——配送中心初步选址点

      《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年)》共确定了3个层次的物流基础设施,并为他们制定了选址方案,这3个层次分别为:物流基地、综合性物流配送区、专业性物流配送区[2]。其中:“物流基地”的含义与目前标准术语中的“物流基地”的含义相同;“综合性物流配送区”等同于目前标准术语中的“物流中心”;“专业性物流配送区”等同于目前标准术语中的“配送中心”(注:参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由刘志学主编的《现代物流手册》。)。

      由于该文件中的专业性物流配送区选址方案,即配送中心选址方案,符合北京市对物流基础设施用地的规划,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将该方案中确定的13个专业性物流配送区(配送中心)作为参与聚类分析的初步选址点,这13个专业性物流配送区(配送中心)分别位于:海淀四道口、丰台玉泉营、大红门、朝阳洼里、莱广营、楼梓庄、管庄、青年路、百子湾、海淀清河、丰台五里店、久敬庄、昌平马池口[2]。为了统一口径,在聚类分析中,我们将这13个“专业性物流配送区”称为“配送中心”。

      (二)物流服务需求点——北京市商业批发与零售企业

      理论上,北京市所有的商业企业都可能成为配送中心的需求方,但为了实现研究的可操作性,并使研究的结果具有实用价值,在物流服务需求点选择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具体选择过程如下:

      1.在商品经营范围上,应选择商业中的主流商品类别。商业企业可分为商业批发企业与商业零售企业。北京市的商业批发企业主要以农贸、汽车和建材批发市场为主,因此将参与聚类分析的商业批发企业的商品经营范围界定在:农贸、汽车、建材上;北京市的商业零售企业数量繁多、经营品种繁杂、地理位置分散、网点密度较大,很难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节点,但居民区内及周边的商业零售企业有较大的物流服务需求,因此,可用居民区来代替商业零售企业,参与聚类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