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贸易计划与我国口岸物流信息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何立微,杨全文,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物流部。

原文出处:
中国物流与采购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关于安全贸易计划

      9.11事件后,国际贸易物流链的安全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政府因为安全而停止进出口作业达数周之久,不仅对美国本土口岸物流造成重大冲击,也影响了全球物流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事后,美国提出了一系列的安全贸易计划,主要是在商业领域和港口推行一系列的反恐行动,提升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性和运输效率,以及整个物流供应链的可视性与透明度,降低恐怖活动对全球物流供应链的威胁。安全贸易计划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主要包括:

      1.集装箱安全计划(CSI)。

      当前全球使用的集装箱有1600多万个,每年会有超过900万个货运集装箱进入美国港口,海运集装箱已经成为口岸物流的一个风险点。9.11事件后,为保护美国本土安全,美国海关和国土安全局(CBP)提出CSI计划,该计划核心内容是:美国海关与输美各主要港口签署集装箱安检双边互惠协议,互派海关人员检查将运至其本国的出口集装箱,以有效杜绝高危险集装箱的运送,并保护全球各个主要出口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通道安全。CSI采用的手段有:使用防入侵的智能集装箱;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监视集装箱在途状态,利用智能信息系统对遍及各港口航线的信息系统网络节点所采集的信息自动评估、识别具有风险的集装箱;在集装箱港到达美国港口之前,警示风险集装箱;通过美国口岸的检测设备,快速识别到港的风险集装箱。

      目前,中美两国海关已经签署了CSI合作原则声明。作为试点,美国将在我国上海和深圳派驻海关人员,共同制订工作计划;我国海关根据对等原则将在美港口派驻人员。

      2.海关贸易伙伴反恐方案(CTPAT)。

      C-TPAT由美国海关主导,通过整合国际贸易物流链中的各个角色,如进口商、供货商、仓储企业、托运人、代理人、报关行和承运人等共同合作,建立安全、标准的国际物流作业流程,以确保国际物流供应链端到端之间的货物流安全、信息流安全以及供应链的可视性,防止恐怖分子利用集装箱作为武器攻击目标国家或地区。

      美国海关规划的C-TPAT是通过一套可操作化的国际物流作业安全标准来检测评估物流链各环节的安全性。包括以下内容:作业流程安全、货物流安全、信息流安全、Access控管、运输安全、申报舱单程序、人员安全、教育训练、系统安全等。C-TPAT要求凡是进入美国的货物都需要提供全部供应链数据,包括供应商的货品数据、运送过程、中转储放时间、人员名单等。

      3.商业营运安全计划(OSC)。

      OSC是美国运输部门提出的商务安全计划,通过提供新的物流作业安全标准,确保端到端之间的集装箱运输安全。目前,OSC以洛杉矶长堤港、纽约新泽西港、塔克马西雅图港为基点,试验能确保货物安全的新技术。

      4.货物24小时提前申报(ACD)。

      美国海关规定,自2003年1月1日起,凡进入美国港口的货物必须由船代、货代或船公司在装船前24小时,将舱单数据中的14项数据信息传至美国海关。包括:货物抵美前的最后一个非美国的港口、船代代码、航次、航期、货物抵美的第一个港口、船名与隶属国籍及IMO所指定的航次号码、进口港、货物数量、详细的货物描述、完整的发货人名称与住址、完整的收货人名称与住址、国际通用的原料使用代码、集装箱号码及所有的封条号码等。

      5.智能型安全贸易通道(SST)。

      SST主要由安全策略技术协会(国际性民间组织机构)推动,其目标主要是提供一套端到端(企业到企业)的供应链安全方案。目前,在欧洲、亚洲和北美地区有越来越多的组织、企业、机构参与SST计划,SST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构建一个由各港口参与的安全供应链网络体系,确保供应链的可视性、可监督性。在SST的第一个阶段,已在部分港口之间建立了一套端对端的商业RFID网络,以改善运送过程中的可视性与供应链的运输透明化问题。

      安全贸易计划对我国口岸物流信息化的影响

      1.有望推动解决RFID产业化的瓶颈问题。

      支撑CSI\SST计划的主要技术是RFID。以往,RFID技术一直应用在IFF系统中(军事上分辨敌我军机的系统),后来经美国国防部推广,逐渐进入民用领域。今天,RFID技术被视为支撑现代物流信息化最关键的技术之一。然而,RFID技术推广在普及过程中遭遇到瓶颈制约。

      一是标准问题。全球现有117个针对数据交换的RFID协议标准。协议过多过滥导致术语不统一,限制了标准在实践中的完善。更重要的是,目前缺乏全球共同遵守的、权威的统一标准。

      二是成本问题。目前全球RFID标签的年需求量大约是1000万片,一片比较低端的RFID标签在日本的成本是十几元人民币,而条码标签的单位成本只有2分钱。有研究机构估计,在需求量超过50亿片后,RFID的单片价格才能降到2美分。

      三是产业链问题。RFID的产业链由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天线设计与制造技术、芯片封装技术、读写设备开发与生产技术、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软件平台、应用系统开发组成。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