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供应链物流基本结构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原料来源于初级农产品,截止到2003年8月36家国家重点龙头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营成品主要是药品、种子、酒类和食品,其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型结构见图1。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供应链总体物流系统看,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分为供应物流和销售物流两部分;从参与主体看主要有供应商、承运商、核心企业、分销商、配送商和零售商。 附图
图1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供应链物流基本结构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供应链物流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可分为供应物流和分销物流两部分。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供应物流管理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供应物主要是农产品原料、包装物、其他原辅材料和机器设备等,由于包装物、其他原辅材料和机器设备等的供应物流管理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供应分销物流管理有相近的管理方式,这里不对其进行阐述。这里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供应物流管理只是指农产品原料供应物流管理。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产品原料由于动植物的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结合过程,农产品原料的生产和收获具有季节性,造成供应的集中性,给农产品原料供应物流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目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产品原料供应物流管理的战略主要是: 1.优质原料敞开收购。保证原料质量和数量,满足用户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高质量的要求,核心企业采取对优质原料敞开收购的策略。以伊利集团为例,由于乳业竞争的加剧,奶源成为乳业发展的瓶颈,伊利集团在优质奶源带扩大设立基地的同时,对符合要求的原奶敞开收购。 2.配送中心合理布局。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配送中心的布局能够综合权衡原料基地位置、原料数量、生产基地作出的决策,配送中心多采用核心企业自营或第三方经营为主。以伊利集团为例,原奶的配送中心(从规模和规范上看,目前还算不上配送中心,而只是转运点)为奶站,上市初期奶站以自营为主,后随着集团的发展奶站数量增多、半径扩大,奶站以自营、第三方经营并行。 3.采用多种方式运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原料基地与生产基地较近,原料运送均采用汽车运送。运送采用核心企业自营、农户联合配送或第三方经营的形式。自营主要见于对配送条件要求高、他营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农户联合配送多见于植物类大宗原料的集中配送;其他情况一般采用第三方运送。 4.核心企业管理原材料库存。由于农产品原料的生物性,其库存对环境要求较高,我国农产品原料大部分是一家一户组织生产,农户的库存条件较差,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数量,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产品原料库存由核心企业进行管理。在考察的36家核心企业中无一例外的原料库存都是采用核心企业进行管理。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分销物流管理现状 1.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分销渠道模式。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分销渠道普遍采取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核心企业——配送中心——多级分销商——消费者这种传统分销渠道模式;第二种是核心企业——配送中心——大卖场(超市、直销店等)——消费者这种核心企业直接分销的扁平化分销渠道模式。 第一种模式可以使产品能够更广泛地延伸到消费者需要的每一个角落,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这种模式主要采取核心企业与一级经销商共同管理分销渠道的方法:核心企业对一级经销商进行配送,并提供终端的支持;一级经销商则负责铺货和其他分销商的配送及管理。第二种模式是随着现代零售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核心企业或一级经销商、大卖场(超市、直销店等)共同管理分销物流,通过市场信息共享、货源优先供应、配送深度支持,加强沟通等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分销物流成本,提高链条的竞争力。 2.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分销库存的补存。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分销库存补存(流程见图2)一般由供应链下游管理。供应链下游单元依据自身的安全库存、预期增长量、订货时间等因素综合权衡做出需库存补存的数量后向上一级供应商发出订单,上一级供应商根据订单进行配送。为了尽量减少缺货、断货和存货过大造成蹿货、甩货的损失,提高产品竞争力,一些绩优核心企业也参与供应链下游库存补存的管理。如伊利集团奶粉事业部,2002年开始由公司派出的专管员协同经销商,共同制订出每月的合理库存数和预留量基数,在月末上报,达成共识后,公司根据上报的参数作出总体的生产计划和库存量计划,到时统一调配。这样由于库存量是商家和核心企业共同确定库存的补存量,订出的参数比较合理,便于公司从宏观上调节库存量,从而根本调节奶源收购量和组织生产量,达到公司不盲目压货,合理安排产供销,减轻商家压力的效果。 附图
图2 分销库存补存流程 3.分销库存的管理方式。采用以分销商管理库存为主的管理方式。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主要是种子、饲料等农用物资和药品、食品等日用消费品,其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这就对库存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考察的36条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看,一般是核心企业在主要消费市场设置仓库,仅对库内的库存进行管理,当分销商采购后库存则由分销商管理,核心企业有相关需求的半成品库存和独立需求的成品库存,经销商、分销商、大卖场、超市和直销店都有各自独立需求的成品库存(见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