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全球业务的开展和企业竞争压力的增加,很多企业把改善物流看作是企业降低费用和提高服务优势的关键[1]。今天有很多的制造业和零售商希望把他们的物流活动外包给专业的物流服务供应商,这些物流服务供应商不仅承担了客户的诸如运输、仓储等物流功能,而且提供综合性的集成物流服务,诸如原材料管理服务(库存管理)、相关信息服务(追踪和定位服务)和价值增加服务(再包装)等[2]。为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物流服务需求,专业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不断地拓宽其服务范围,提高物流服务能力,改善物流服务绩效[3]。 20世纪70年代物流概念引入我国。短短的若干年时间里,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朝阳行业。之所以引起如此的关注,主要还是我国物流市场的开发潜力巨大。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7年的统计,我国当年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6.9%,物流成本为718亿美元(约合5 938亿元人民币),第三方物流业务市场份额为200亿美元(约合1 654亿元人民币);1999年,物流成本为13 867亿元人民币,第三方物流业务市场份额为4 618亿元人民币;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为参考,并结合我国十五物流发展规划进行预测,2010年我国的物流成本为28 505亿元人民币,第三方物流业务市场份额为11 972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将是以成倍的速度在发展。 同时,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物流业整体还不发达,物流费用在GDP 中的比重相对很高,据估计约占我国GDP的3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一般占该国GDP的10%—12%之间。这意味着每年有20%的资源白白浪费在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因此提升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物流服务能力,降低物流服务成本是我们目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资源依附理论认为,资源是一种资产,能力是企业开发资源获得期望产出的一种相对评估[4],是竞争优势的强大基础。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角度来看,资源既有有形的(如设备、工作平台、运输工具和各种硬件),也包括一些无形的(如组织流程、技巧、信誉等),物流能力就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创造和开发资源、满足用户需求、追求更好服务绩效的过程。物流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能力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同企业,创造和开发资源的能力不同,其物流能力也不相同。 笔者以企业物流能力为研究对象,对其构成、能力成熟度进行系统分析,建立能力成熟度模型,力求发现物流运动的本质,掌握制约物流能力的相关因素,为企业提升其物流能力提供参考。 一、物流能力 什么是物流能力?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汪鸣等[5] 认为物流能力通常是指开展物流运作和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在实现创造顾客服务价值的过程中所具备的对物流的计划、控制及过程实施的能力。谭清美等[6] 认为物流能力是指物流供给主体提供物流服务的能力。搪纳德J.鲍尔索克斯等认为物流能力就是对厂商能否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顾客服务的一种相对的评估。可见对物流能力还没有一个同意的定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物流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能力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下,物流运作涵盖了链上的所有主体,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分销物流组成,其能力的分析必须以系统的、整体的观点进行。 资源依附理论认为,企业竞争的基础是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不同,竞争优势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资源是一种资产,能力是企业开发资源获得期望产出的一种相对评估,是竞争优势的强大基础。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角度来看,资源既有有形的(如设备、工作平台、运输工具和各种硬件),也包括一些无形的(如组织流程、技巧、信誉等)。物流能力就是企业创造和开发资源、满足用户需求、追求更好服务绩效的能力。供应链环境下支配物料计划与控制、采购、运输等活动的各类资源、物流技术手段、管理思想方法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物流能力,它不仅包括了分布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物流机械设备、物流设施面积的等有形能力,还包括了各种物流管理技术与方法、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无形能力。 二、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 企业创造和开发资源的能力不同,其物流服务能力也不同。我国现在有成千上万户分布在不同区域的物流企业,但总体来看,其物流能力和物流服务绩效千差万别,物流企业盈利能力低下,以北京市为例, 2002 年北京市主营物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7.1亿元,而当年主营物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只有3.33亿元,只占到营业收入的3.1%,这也体现了当前物流业运行成本大、利润较小的事实。因此研究企业物流能力成熟度,进行物流能力整合,基于供应链来进行运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的重复投资、政府重复纳税的情况,提高我国的整体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我国2003年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21.4%,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7]。 1987年,美国Carnegie-Mellon(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SEI: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以W.S.Humphrey为首的专家提出了“描述软件过程的特征:一种成熟度模型”的专题报告。将软件企业产品开发过程成熟度分为五个级别,从1级到最高的5级。提出了由101个问题构成的提问表, 根据这些问题的打分综合评估软件企业达到的级别,并可分析指出需改进的主要差距。1991年在此报告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SEI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