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需求进入高增长期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经济日报:农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口岸物流发展势头迅猛

      “十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需求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2005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603.3亿美元,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8.1万亿元。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建设三大港口群,着重发展大型的集约化和专业化码头,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腾飞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在论坛上对我国口岸物流的发展作了一个较全面的概括:口岸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窗口,2005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口岸物流的规模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港口物流发展很快,2005年我国港口完成吞吐量49.1亿吨,同比增长17.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580万标准箱,增长23%,这两项指标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至2005年底,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030个,有10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大港行列。其中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43亿吨,由世界第四跃居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0万标箱和1618万标箱,跃居世界第三位和第四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口岸物流已不是传统的口岸运输、仓储等简单的物流活动,而是以口岸物流一体化为特点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涉及到物流的各个环节和物流管理的多个部门,特别是对海关通关管理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区域通关促进资源流动

      近年来,我国海关系统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通关改革,在海关监管模式创新、电子口岸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和营造口岸物流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与会的海关总署副署长龚正介绍说,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担负着“把关”和“服务”的神圣职责,是国际物流管理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海关根据自身的职责、任务、目标和水平,确立了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的思路。同时,为适应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新发展趋势,海关打破行政区划和关区设置所造成的障碍,正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区域通关改革,简化海关手续,整合口岸和内地海关的管理资源,努力推动区域内市场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为企业创造一个守法便利、统一规范、快捷高效、共同发展的经济环境。区域通关改革为迎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已于2005年10月下旬开始首先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进行试点,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据上海海关关长孙毅彪介绍,由16座城市组成的长三角地区位于我国沿海开放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的T型接合部,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目前已成为中国经济、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长三角地区首批24家企业参加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试点,涉及长三角4个直属海关下辖的16个隶属海关,简化了通关手续,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

      现代物流迎来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将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黎明在发言中谈到,21世纪的前10年至20年,将是中国物流需求的高增长期。他从统计数据中分析,在“十一五”时期,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而现代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向生产、建设、贸易等领域延伸,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386万亿元,与GDP的比例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宏观调控在适当控制过热增长的同时,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物流需要,也直接创造了巨大产出。2005年,国内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214万亿元,占当年GDP的6.7%,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6.5%,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于当年11月正式封关运作,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洋山口岸共征税35.78亿元,监管集装箱总量为65.28万标准箱,进出口货值达到89.12亿美元。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乃至港口码头通关的所有政策和功能,口岸物流与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交织融合,这是目前我国在现有国情下政策最开放、功能最大、层次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是我国探索特殊区域向自由贸易区、自由港转型的试验田。

      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翔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一是服务理念上从“由里及外”向“由外及里”转变;二是服务内容上从“以货物管理为核心的物流管理”向“以运输链管理为核心的物流管理”转变;服务领域上从“国内”向“全球”转变;服务手段上从“管理存货”向“管理信息”转变;客户管理上从“买卖关系”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