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构建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意义 加快构建适应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一是使之加快纳入国家基本统计体系,填补这一空白并为初步建立规范化、制度化,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专项综合统计制度奠定基础和条件;二是完善基本统计指标体系能够在总体上反映现代物流业发展自身量(规模)和质(功能)的档次水平以及对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影响,并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综合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三是基本信息指标体系模型将为动态仿真综合评价系统应用奠定基础,并为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时决策的实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持。 (二)物流产业特点与统计界定 1.物流产业特点 首先,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度最大的派生产业。 现代物流业不仅在纵向上服务于社会生产和消费以及链接生产和消费流通的全过程,而且从横向上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由此,加大源头参与力度,贴近客户诚信服务成为其持续发展基本宗旨。 其次,由新旧经济融合演进发展而来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综合性支柱产业。 现代物流业,不仅以信息化为核心和先导,推动“一流”(订单流)带“四流”(信息流、商流、货币流和物流)[2],促进业务流程重构和企业再造,以及要素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系统整体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而且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柔性生产和引导便捷消费的必要支撑条件,成为社会经济产业分类集聚,规模化、集群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有效途径。 再次,向加快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转型,高度开放的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基础产业。 现代物流作为社会保障和企业运营新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技术,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三利润源”,也是实现洁净生产、洁净物流必要支撑条件,成为坚持的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向“节约型社会”转型,最重要的公共保障网络服务基础产业。 2.产业统计 第一,纵向上面向供应链全过程,其中包括涉及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分拨配送和信息服务[3] 以及为以上各环节提供技术装备与配套服务,并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信息通信、技术装备以及网络空间节点基础设施等四大支撑体系;第二,横向上面向需求链全方位服务。对原来分散在不同经济领域和环节相对独立的物流功能重新整合,形成了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产业,满足由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洁净物流和特需物流的需要;第三,功能上全面营造适宜的创业环境。形成货物运输、储运、货代、流通加工和配送,物流管理等各个行业,特别是社会化、专业化、客户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业。 二、主要物流统计指标定义、计算及构成 (一)物流总量及构成 1.Ⅰ级指标包含内容 具体包括物流总量及周转量,其中全社会物流运输总量(万吨)=不同地域空间各种运输方式到发量总和=国际物流量+区域物流量+市域物流量;物流周转量(万吨/公里)=不同地域空间(国际、区域和市域)、不同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港口、民航和管道)周转量总和[4]。 2.Ⅱ级指标包含内容 具体包括各空间物流量结构及平均运距;运输结构与平均运距;货种(专业)物流量结构;业务结构物流量;过程结构物流量以及主体结构。 (1)各空间物流量结构及平均运距 国际物流量(万吨)和平均运距(公里);区域物流量(万吨)和平均运距(公里);市域物流量(万吨)和平均运距(公里) (2)运输结构与平均运距 道路运输物流量及平均运距 铁路运输物流量及平均运距 港口吞吐量和内外贸吞吐量 管道运输物流量及平均运距 民航运输物流量及平均运距 (3)货种(专业)物流量(万吨)结构 集装箱运输物流量(万吨/万TEU) 油及制品运输物流量(万吨) 客货滚装运输物流量和渡车量(万吨/万辆) 主要农产品物流量(万吨) 主要机电产品物流量(万吨) 其他主要消费品物流量(万吨) (4)业务结构物流量 仓储物流量(万吨) 流通加工物流量(万吨) 装卸物流量(万吨) (5)过程结构物流量(万吨) 生产企业物流量(万吨) 销售物流量(万吨) (6)主体结构 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量(万吨) 工商企业自运营物流量(万吨) (二)物流资源与能力结构 1.Ⅰ级指标包含内容 其中具体包括:物流企业总数(户);区域性物流基地(含重点专业物流链网中枢结点)个数;主要交通装备拥有量;交通线网长度(公里);综合交通运网通过能力(万吨);仓储设施个数与能力(万吨) 2.Ⅱ级指标包含内容 (1)物流企业结构:从业结构,包括运输、仓储、中介代理、第三方物流及信息企业数;规模结构,包括规模以上及规模以下企业数;所有制结构,包括国有及控股、外资及控股、民营、私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数。 (2)物流结点个数与占地面积(公顷或万平方米) 一级结点数及占地面积(受物流基地直接辐射;要求与物流基地有高速公路相联系,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比较完善,至少建立一个综合的、或者专业物流园区。承担一种或者几种货物的物流全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