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业有别于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它是由服务分销业、运输业、装卸业、仓储业、邮政业、流通加工业、物流信息业、货运代理业、包装业组成的复合型产业。目前我国大约有1.6万家物流服务行业公司,行业产值约390亿元。由于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的重要地位,故对其发展进行统计分析。 一、物流业劳动效率的统计分析 目前我国物流业仍以交通运输业为主体,其主要实物量指标为货物周转量,在分别计算了1993年以后铁路货车及公路载货汽车的平均周转量以后,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平均货物周转量 (单位:万吨公里/辆) 年份铁路 公路 1993306.86.8 1994299.86.6 1995299.06.5 1996295.37.0 1997303.26.9 1998285.96.7 1999293.36.0 2000310.26.3 2001323.95.9 2002341.15.9 2003338.05.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4》资料计算) 从表1可见,我国铁路货运的平均周转量年均增长0.97%,增长比较缓慢,而公路货运的平均周转量年均下降1.6%。相比较而言,公路货运的现状对物流业的发展形成了更大的制约。据统计,2002年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了628.8亿元,公路建设完成投资高达3000多亿元,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5.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2.52万公里。可见,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劳动效率的提高,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 相对于公路运输而言,铁路运输方便安全,收费相对透明。而公路运输近年来不仅交通事故频发,而且由于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屡禁不止,造成了收费高、超载多、事故频发的恶性循环。其根源恰恰在于当地政府的行政成本太高,公路要塞处的检查站以“雁过拔毛”的方式收取各种费用,再加上道路规划上原本就存在着运力不足问题,因此,要想提高效率,应该在增加运输行业基本建设投资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打破各种垄断,降低当地的行政成本。 二、物流成本的统计分析 物流成本能够反映物流业的经济效率,如表2是我国1993年以来的物流成本状况。 表2 我国物流成本所占比例 (单位:%) 时间 物流成本占 物流成本占 GDP比例(%) 物流总值比例(%) 1993 22.8 14.5 1994 22.1 13.0 1995 22.0 12.6 1996 22.0 13.5 1997 22.3 13.4 1998 21.4 13.0 1999 21.4 12.6 2000 21.2 11.1 2001 21.1 10.4 2002 21.59.5 平均 22.1 13.1 (资料来源:陈中涛《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年第9期) 物流业越发展,物流成本越低,物流总成本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就越低。从表2可见,我国物流成本占物流总值的比例十年间共下降5个百分点,而物流成本占GDP的下降幅度极为缓慢,而发达国家一般为10%左右,说明我国物流效益整体水平较低,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很大。经计算,如果我国物流成本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即降低约9个百分点,则可节约物流成本8046亿元,这一数字约是当年新增GDP的80%左右,相当可观。 目前我国物流业成本较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物流业发展滞后,流通成本高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还不到10%,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约为40%,而我国工业生产中物流活动所占的时间为整个供应过程的90%以上。据测算,“十五”期间我国如果能将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降低到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约物流成本2400亿元人民币。这无疑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流动速度缓慢,流动资金占用太多 据统计,我国国有独资与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是1.2次,日本制造业的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为7.5~8次。我国生产企业物流非常落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大量积压,占用流动资金,使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高达30%~40%左右。2002年我国库存商品占GDP的比例为3.4%,而发达国家库存商品只占GDP不到1%。 (三)物流专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制造业、商贸业是我国物流发展的主角,80%以上的物流是企业内部自行完成的。许多企业有自己的车队、仓库,投入大、成本高,但实际效益很低。目前我国自货自运车辆占运输总量的70%,货运空载率达到37%左右。据调查,企业全部物流业务委托第三方办理的仅占26%,部分物流业务委托第三方的占58.8%。因此,在我国真正符合现代物流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少,仅占国内物流市场的2%以下。从长远来看,如果能够将企业大部分活动从生产、营销过程中分离出来,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作,将会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