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的范围内全面推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称《小制度》)。《小制度》与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的《企业会计制度》(下称《大制度》)相比,在会计目标方面有着明显区别。 目前小企业税收与会计差异明显偏多,这种差异长期存在,于税收于会计皆有裨益。特别应注意到,有不少差异系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分别由不同部门制定,各方沟通协调明显不够,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差异。再加上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环境变化快,会计制度和税法变化快,也因此形成不少无谓的差异。当务之急,必须正确审视各种差异的性质,分析他们存在必要性,对于必须保留的差异,采取必要的办法进行有效协调,对于不必要存在的差异则坚决予以取消。并且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后者,尽量减少小企业纳税调整差异的存在。必须充分正视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现实情况,认真考虑降低小企业财务核算成本和征纳双方遵从税法的成本。只要对所得税收入影响不大,或者只要不对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有大的妨碍,应尽可能在更多的经济业务实现税收与会计的趋同。 一、小企业会计与税收协调必须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既要对《小制度》进行审视,又要对现行税法进行审视,找出目前存在的种种差异,并加以研究,属于税收与会计本质(目标)差异坚决予以保留。 2.效益成本原则 要正确把握税收与会计分离或统一的“度”。既不能为了追求简化会计核算,便于税收征管,而过多统一,从而牺牲税收或会计的目标;也不能过于追求税收或会计的目标,过多分离,从而增加会计核算、税收征管以及纳税调整的难度,进而影响税收机关完成税收任务。 3.现实性原则 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特别是必须正视现阶段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会计人员素质结构的现实情况,同时必须注意,小企业总量占全部企业总量比例高达95%以上,减轻这方面差异协调的工作量,降低这种调整工作难度,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同时也应考虑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问题,防止避税和保持税负公平,增加税法的“刚性”。 4.严肃性的原则 无论是《小制度》还是税法,在协调过程中,需要作出修改时,都必须十分慎重,要经过周密规划,调查取证,待时机成熟时才能进行,切勿矫枉过正,以保证《小制度》与税法的稳定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修改税法使之与《小制度》趋同的项目 前已述及现行税法相对滞后,所以减少纳税调整差异必须把侧重点放在税法的修改上。从近百年会计与税法发展的历史看,税法因借鉴会计的科学理论和先进方法而越来越向成熟。事实上,税法方面已作了很大的努力,最近几年已先后发布《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规定,已经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1.借款费用项目的修改 《小制度》关于借款费用处理规定有较大的突破,既与原制度迥然不同,又与《大制度》略有差异。按《小制度》规定只有专门用于固定资产借款的费用才能资本化,因此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间,停止资本化时间,暂停资本化时间等方面与税法的相关规定都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没有太大的必要,并且一旦这种差异形成,由于借款费用资本化后会形成了长期资产,必然会导致这项纳税调整差异长期存在,调整工作十分繁烦。就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而言,《小制度》的规定明显更有合理,因此税法可按《小制度》的处理方案进行修改。 2.坏账准备金的提取 税法关于坏账损失的相关规定与原会计制度一致,《小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其实就是会计改革的具体表现,而这些改革显然是值得肯定的,因此税法应作相应的改革,实现与《小制度》趋同。其实税法这方面已作部分修改,国税发[2003]45号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第八条:“《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企业可提取5‰的坏账准备金在税前扣除。为简化起见,允许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范围按《大制度》的规定执行。”《小制度》施行后,税法同样也应允许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范围按《小制度》的规定执行。 3.税法必须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也是《小制度》的新内容,这条原则颇有哲学理念,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会计观念,并且在各种会计业务的处理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可是我国税法,在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过于依赖形式化条件的税法条款实际上背离了立法精神,成为纳税人滥用税法条款避税的漏洞。事实上,各国税收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也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特别是许多国家一般在避税条款都很好的体现了实质至上的原则。 倘若税法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不少纳税调整差异就可以迎刃而解,如现在小企业的收入处理方面税收与会计的差异很大。《小制度》确认收入是根据交易的实质,因为现在的交易过程日趋虚拟化,交易过程缺乏实体的审识轨迹,交易方式多样化,交易范围不断扩大,会计无法完完全全地依据交易凭证去验证和确认,这一点在电子商务中特别突出,这说明交易应按实质加以确认,而不是按其法律形式反映。现行税法更注重于形式,只要是应税行为都应按计量标准记账和征税。如此一来,税收与会计在收入的确认方面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而一旦税法确立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矛盾自然可以得到缓解(无法完全消除),差异也就有一定程度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