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中国会计精神 20年前,新中国诞生了第一部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从此,我国会计有了自己的“根本大法”,会计人员管理、会计制度建设真正实现了“有法可依”。为纪念《会计法》实施20周年,进一步宣传贯彻会计法,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引导广大会计工作者依法执业,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新的贡献,财政部发出了《评选表彰全国杰出会计工作者的通知》。随着20位全国杰出会计工作者的评出,会计楷模们的敬业精神和先进事迹必将成为推动我国会计发展的强大动力。 何谓“中国会计精神”,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作了精辟地论述:会计精神是会计行业繁荣与进步的内在动力,深刻长远地影响着会计事业的发展……中国会计精神应当是诚实守信的品格、客观公正的意识、开放广阔的胸襟和进取创新的追求。其中诚实守信是灵魂,客观公正是根本,开放胸襟是关键,进取创新是动力,四者构成了中国会计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核。锻造中国会计精神,就是锻造中国高质量、高水平的会计队伍。 质量是关键,发展是根本,锻造中国会计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 加快会计准则建设,坚持会计国际趋同 经过几年的准备,2005年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以基本准则为“旗帜”、由40项左右具体准则构成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即将形成。 与此同时,我国审计准则建设也在乘“趋同号”巴士从“中国站”出发,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一种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业管理体制,基本打造出一支在质量和数量上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战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执业队伍,基本形成一套质量和风险控制严格、竞争有力有序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机制。 在我国会计(审计)准则的制定、修订和实施过程中,坚持了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方向。2005年9月,王军在中日韩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上,对会计国际趋同进行了科学完整的阐释,并高度概括地归纳了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观点”,即:第一,趋同是进步,是方向;第二,趋同不等同于相同;第三,趋同需要一个过程;第四,趋同是一种互动。 如果说2005年是我国会计(审计)精神建设与会计准则(制度)建设蓄势待发的一年,那么,可以肯定,2006年将是我们会计界的大学习之年。新制定、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将正式发布,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理解,为会计准则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具有中国会计精神的会计人,也会像中国的航天人一样,敢于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摘自《财务与会计》(京),2005.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