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安全: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

——关于亚太局势的对话

作者简介:
成启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童辰 王延春 本报记者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时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7
分类名称:国际政治
复印期号:1996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前不久,成启祯先生参加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第十二次亚太圆桌会议。参加该会的代表主要来自亚太有关地区和国家的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和一些以个人身份出席的政府和军方官员。亚太圆桌会议通常被视为东盟地区论坛的“第二轨道”,主要就亚太地区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日前,记者带着读者关注的几个亚太安全方面的问题,采访了成先生。

      记者:最近我们的读者较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今年4 月日美就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进行首脑会谈,并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你认为这个“宣言”真能推动亚洲和平吗?

      成启祯:作为学者我只想谈些个人看法。首先,两方舆论认为,促使日美加强安全体制的直接原因是朝鲜半岛局势最近有些紧张,领土争端呈加剧之势;中国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导弹试射和军事演习。其实,冷战后宿敌消失,人们对目前安全条约存在的意义持怀疑态度,而明确提出修改或废除该条约的呼声亦趋高涨。同时,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有人担心中国去填补“安全真空”。所以,他们的“宣言”是以中国为“假想敌人”,是遏制对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日美修改安保协定会受到多方面的制约。①修改会涉及日本宪法关于禁止集体自卫权的规定,要突破此关将会遇到日本本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的反对;②日美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并未完全消除,它们将会影响日美政治和安全关系。最后,从目前看修改安保协定实际上对日美关系有利,对亚太地区将产生什么影响尚待观察和研究。

      记者:7月下旬召开了东盟地区论坛会议, 您对东盟论坛有何看法?

      成启祯:成立东盟地区论坛是1992年2 月在雅加达召开的东盟首脑会议上提出的。1993年5月东盟外长会议决定:1994年5月召开论坛高官会议。第一次东盟地区论坛会议是在泰国召开的。东盟国家成立论坛的基本构想是,在冷战期间,他们主要以推行大国平衡政策来维持地区安全与合作,冷战后他们把发展经济、维护安全和加强政治合作视为共同目标,为了建立一个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安全环境,增进了解和相互信任,东盟国家倡议创建了地区论坛,并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各国的赞同。论坛首次会议商讨了本地区安全和预防性外交和其他一些共同关注的问题。会议是成功的,论坛成立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东盟各国的自治意识增强了。论坛对在政治和经济的互动中促进和改善这一地区的国际关系有现实意义。应该强调的是,由东盟国家主导,十八个单位参加的会议在本地区尚属首次,也是冷战后除联合国外,规模最大的地区性国家集体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的一次集会。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曾指出,论坛的成立为亚太各国提供了一个“消虑释疑”、“促进信任与合作”的对话场所。

      记者:海外有舆论说,近一个时期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忧虑增加了,您在会上有这种感受吗?

      成启祯:在会议上,某些与会代表渲染“中国威胁论”,但绝大多数与会者对此持否定态度,指出中国没有威胁任何国家,中国在历史上也没有威胁和侵略过别的国家的记录。中国与东盟国家有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来,关系越来越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关系不断深化,经济合作和贸易来往日趋扩大和增多。最重要的是,东盟国家认为,中国的崛起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同时为本地区发展提供了一种机遇而非威胁。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证明,他们对中国的疑虑减少了而信任增多了。

      记者:最近东盟同意中国由协商伙伴升为对话国并正式吸纳中国为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SCAP)成员,这无疑能佐证您的观点。 您看我国与东盟各国关系的改善,都有哪些原因?

      成启祯:我个人认为有诸多原因,但有个改善的基础的问题。我上面已提到,中国与东盟是近邻,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我们都致力于发展经济和创造一个和平环境。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和平外交政策,尤其是不干涉别国的政策,愈来愈得到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如印尼有不准华人学华语、搞传统文化、庆贺节日等规定,我们不干预,他们就很满意。另外,东盟国家对我国提出“搁置争端,共同开发”和按联合国海洋法精神,解决南海领土争端的政策表示赞赏。同时,东盟国家认为,中国是个大国,在亚太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亚太地区的事务没有中国的参与是无法想象的,而台湾只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当然,还有个经济因素问题。过去由于沟通不够,双方贸易额不大。随着经贸往来增多,贸易额亦随之增大。如中菲经贸关系发展迅速。1995年两国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3亿美元(设想为10亿美元)。诚然,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尚有潜力,有待深化和开发。

      记者:亚洲国家不少人认为,中美关系对亚太地区的稳定关系很大,但中美关系进展却总是一波三折、时缓时紧,您认为原因在哪里?

      成启祯:(笑)前些日子,我和几个外国同行还在讲,中美关系像个小脚老太婆,摇摇晃晃,进展很慢,但不至“跌倒”。中美两国有许多共同利益,也存在分岐。中美两国关系好坏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会产生重大影响。正因为如此,中国为改善我们两国关系做出了巨大努力。我认为,中美关系的主要障碍是台湾问题,但追根溯源还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非现实性所致。美国对华政策的“交往”也好,遏制也好,均服从美国的一个基本战略,即按照美国的意愿来塑造中国,把中国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这就决定了两国关系会出现持续性波动。中国是个主权国家,怎么能接受和容忍按照他们的政治意愿行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