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心理分析与干预策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心德(1946-),男,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浙江 宁波 315211 陈霞(1981-),女,浙江萧山人,华东师大心理学系硕土研究生。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

内容提要:

青少年离家出走是指青少年在没有得到父母或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家庭或居住处至少1天以上的行为适应障碍。本文在概述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发现青少年离家出走行为是在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等外部环境的诱发下,因一定的内部心理条件而引起的,并据此探讨相应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心理干预技术。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6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6)04-0031-06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青少年为什么会离家出走?如何帮助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尽快走出困境?这些都是每一位心理学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性质和引起的心理学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心理干预策略,以利于离家出走的青少年较好地适应学习和正常地生活。

      一

      对于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定义,国内资料没有统一的说法,大多引用国外的一些界定。它们大多强调以下四点中的部分或全部:一是离家出走者的年龄;二是是否离开家庭或居住处;三是离开的持续时间;四是是否得到父母或监护人的允许。根据这4项内容,我们认为美国人类与健康服务机构所提出的定义是比较满意的:青少年在没有得到父母或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家庭或居住处至少1天以上。[1]由于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多在8-18岁且高发年龄段为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本文所指的青少年为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暂不考虑大学生。

      由于判定离家出走的标准不同,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分类也是多样的。国外的研究中较流行的分法是将其分为逃离型(Running From)和逃去型(Running To)两类。[2]前者指青少年为逃避家庭或个人问题而用离家的方法去冷静自己;后者则指青少年离家去寻求刺激、欢乐或新的体验。国内的分类则较细,虽然分类不完全相同,但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游戏型、逃避型、向往型、反抗型和强制型等四种类型。[3]逃避型与逃离型相类似,向往型与逃去型相类似,游戏型主要出于贪玩好奇,盲目从众,反抗型则向父母、师长表示抗议或不满的宣泄,甚至是一种报复行为,强制型可能因受到外力的压迫而离开。

      无论属于何种离家出走,其性质都属于心理危机。这首先是因为离家出走存在着诱发事件,如学业失败、父母打骂、他人误解和失恋等等。青少年不成熟的心理遇到某一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就诱发了离家出走行为。其次是危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离家出走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给青少年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弃学、偷窃、卖淫甚至是自杀等。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他们寻求帮助。在离家出走的过程中,青少年的心理是不平衡的,紧张、焦虑等情绪总是存在的,这就为他们的求助行为提供了动力,使成长成为可能。再次是离家出走存在复杂的症状,有的盲目崇拜和模仿小说人物,却与现实格格不入;有的对成功的强烈期待常常受到考试挫败的沉重打击;有的独立愿望因受到父母的管制而压抑心底。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变化极快的时期,个体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时限长短不一,而他们又往往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或不愿去面对一系列的困境,直到无法回避。因而当青少年面对问题时常常得过且过,不敢正视困难,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然而不管离家出走青少年是否愿意面对,他们又不得不去应对,而且往往作出离家出走等消极的应对。消极的应对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深问题的严重性。综上所述,青少年离家出走明显属于心理危机的范畴。他们的出走行为是出于一种认识,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对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及时缓解,否则危机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4]因此,从本质上说,青少年离家出走是认知不一致、矛盾和冲突而导致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的结果。

      二

      国外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普遍通过外部因素去探讨原因,到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社会学的理论。从三个角度研究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5]一是心理病理角度,此角度来自早期的精神科研究,因而当时离家出走行为均被视为心理病态,其特征为情绪困扰、抑郁、自我形象低落和自制力弱。二是社会性角度,认为青少年离家出走主要是逃避家庭的生理和心理的虐待,或是对家庭的无声抗议,目前此角度研究较多,研究结果也显示离家出走青少年的家庭皆有一些共同现象,如亲子关系疏远,家庭气氛不和谐等。三是正常健康角度,反对将离家出走视为个人性格、心理、家庭或社会问题的症状,提倡正面分析青少年离家行为,认为离家是处理其在家庭中所面临的困扰的一种可接受的方法。Brennan et al.提出综合张力——制约理论[6]该理论相信离家出走是家庭压力和亲子关系不和谐(张力)的后果。如果青少年与家庭、学校和同伴的关系是正面的(制约),可减少离家出走的可能性。Ek & Steelman提出互动理论[7],强调离家出走行为是通过个人和环境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而环境则包括家庭、学校和同伴等。Schaffner则提出象征性互动理论[8],着重指出情绪对青少年如何理解离家出走的行为和如何做出此决定起重大影响,认为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时,除了认知层面,还有情绪层面的互动,两者的结合才能更清楚地分析青少年做出离家出走决定的过程。

      国内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研究出现较晚,相关文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增多,但在对原因的分析上很少形成某一理论。总体上看,多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来探讨。家庭因素包括家庭不良心理气氛、孩子的家庭角色、家庭不当的教养方式和不适宜家庭教育观念、不当的亲子互动等,并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学校因素包括教材教法、环境设备、社交关系、师生关系和学校管理等。社会因素涉及不良帮派、不正当娱乐场所和大众传媒等。个人因素则指青少年特殊的身心状态。

      综上所述,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已经从个人病态心理的研究转向了整个社会系统的研究。这个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同伴,其中家庭因素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大量研究结果也显示:离家出走青少年的家庭皆有一些共同现象,如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较差的家庭经济水平;亲子间不同的家庭功能观[9]等。但是我们认为,影响离家出走的各种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家庭、学校和伙伴作为诱因,导致离家出走学生内部产生四对内心矛盾,才是导致离家出走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