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06)02—0018—03 处于弱势境地的城镇青少年由于经济生活没有保障、合法权益无人关注、社会生活遭排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催生了他们容易形成嫉妒攀比、自私任性,牢骚满腹,怨气冲天,冷漠孤僻,推诿指责,忘恩负义等缺陷性格。这些既弱化了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感恩意识,同时也给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和目标带来了巨大的阻力。从这个角度说,让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真正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使命。 一、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弱化问题的现状 感恩即感戴恩德之意,亦有感谢感激之讲。意识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与“心”、“精神”同义,它是作为专门表示思想意义的概念。感恩意识则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1] 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是指在青少年群体中经济资源占有相对贫乏,物质生活贫困,知识层面与能力素质偏低,受到的权益保护较弱,在社会资源分配和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阶层。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从总体上来说,由五个主要部分构成,即家庭贫困青少年、残疾青少年、流动青少年(主要指青年农民工以及农民工子女)、家庭失效青少年(主要包括孤儿,生活在单亲家庭、家庭暴力及家庭重组中受到冷落、虐待的青少年)、“游民”青少年(主要包括失学青少年,下岗、待业、失业家庭的青少年)。[2]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感恩的滋润,但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却因众多不利条件和环境的影响,致使他们的感恩心、感恩情、感恩德与感恩责等遭到了沉重撞击。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大多遭受过经济的窘困、家庭的变故以及社会的歧视等一系列的人生挫折,他们在面对着经济的压力和迷茫的未来生活时,对突发的困难和挫折认识偏差,甚至部分夸大,致使他们失去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认同。加之他们对现实中的不如意、不公平特别敏感,在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相对被剥夺感”,这种主观否定性的心理感受,常使他们对家庭、学校、社会产生不满情绪,引发出嫉妒、偏执、报复等一系列感恩意识弱化的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危及他人、社会的攻击行为,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影响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弱化的因素 (一)社会保障体制和学校培养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 对于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来说,他们与特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是典型的,而他们特殊的社会立场和社会角色的长期变形会使他们脱离积极的道德品质影响的范围,形成扭曲的人格特征。[3] 正是由于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自我现实状态与意想中的环境产生了矛盾冲突,从而影响感恩意识的形成。其主要表现为:首先,从社会整体的宏观角度来看,在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丧失,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成,致使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这是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弱化的深层次社会根源。其次,从学校教育的微观角度来看,教育体制的弊端与教育方法的失衡为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的弱化埋下了隐患。许多学校仍坚持以升学为主导的功利取向,至于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道德、实践和社会能力则往往不受重视。 (二)家庭条件与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个体只有在健康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人格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否则,不健康的环境和教育影响必定会造成畸形的人格。父母在儿童意识的成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的氛围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深刻影响着儿童性格的发展。[4] 然而社会的变迁使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从一而终”的家庭形态在全球范围内被动摇,家庭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家庭的破裂与重组给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有时甚至夹杂着暴力、虐待与歧视,造成家庭功能不健全或基本丧失,这就很难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反而易于使他们产生反社会的行为,导致感恩意识的钝化。[5] 另则,由于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与其父母在人生观、经济观、文化观、社会责任感、情感表达、行为模式、生活态度、自我评价与控制等方面存在着冲突。[6] 这些冲突阻隔了他们与父母“情与智”的心灵沟通,最终会影响到家庭教育对塑造和培养他们感恩意识的有效性。 (三)个体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受社会歧视的感觉比较普遍,长期的弱势地位以及由此导致的被歧视状态会对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进程产生制约作用。[7] 在这种情形下,人格显得极其保守,且又麻木不仁,它会使单个的个体从无差异和无意识的群体中分离出来,进而加剧了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对社会的冷漠感和疏离感,与社会主流处于一种“隔离”状态。另则,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功利思想日益泛化,虚荣攀比心理更为增强,容易使他们忽略感恩意识的重要性。[8] 由于青少年之间的差异纷繁复杂,致使他们在认识自身的差异时往往在同样需要和动机驱使下,产生种种难以客观比较和认识的障碍,容易形成消极、颓废等直接自我否定的情绪,或是不满、憎恨等间接自我否定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导致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的弱化。 三、强化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的策略 强化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的最终目的就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因此,我们应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三大教育力量,形成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符合时代特征和要求的教育精神,从而使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感恩意识与行为能得到充分培养和塑造。 (一)加强在社会环境领域的指导与宣传力度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行动或行为、周围环境以及个体的认知、动机及其他因素三者之间是互相决定、共同起作用的,儿童的许多行为是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而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对于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而言,模仿在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方面颇为重要。[9] 因此,我们应加强在社会环境领域对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培养的指导与宣传力度。针对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自身特征和社会转型的需要,国家应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下功夫:第一,建立一个保障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平等享有生存与发展权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权的各种侵权行为的司法干预。为了保证社会公平、公正,我们必须处理好社会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与平等关系。第二,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宣传功能。影视媒体可以通过播放有关感恩方面的影视剧或公益广告等来启发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感恩意识;报刊杂志也可以通过刊登一些有关感恩事迹题材的文学作品或论文来引起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关注。第三,城镇社区应开展必要的感恩教育活动。比如,为感恩意识与行为表现突出的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颁发奖状或证书等,以激发其他青少年树立感恩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加一些社区公益活动,以体验父母工作的辛酸以及其他社会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