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浅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春光,现代家庭报社,江苏南京 210004   张春光(1975-),女,江苏南京人,南京现代家庭报社编辑。

原文出处: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亲子关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及家庭生活的影响。青少年“家庭沉默”并不全是消极的,只要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加以积极引导,完全可以克服其不利的影响。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6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G4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696(2006)02-0048-03

      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一直都深受心理学界、教育学界及广大家长的关注。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是青少年生理上日趋成熟,认识和情感飞速发展,理想信念与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它意味着从一个依赖于成人抚养教育,主要按照成人所制订的规范生活的未成年人,转变为独立从事各项活动的成年人。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之间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家庭沉默”现象较为常见。所谓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就是青少年与同龄的同学交往时活泼开朗,但在面对家长时却沉默寡言。“家庭沉默”现象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与家庭的和谐幸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青少年长期处于“家庭沉默”状态,既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也不利于亲密融洽的亲子关系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分析“家庭沉默”现象的成因并寻找合适的应对策略,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沉默”现象的产生原因

      1.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是出现“家庭沉默”现象的首要心理原因。人在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极其复杂,青少年期是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共存的错综复杂的时期。斯普兰格则把青少年期称为“第二次诞生”,其首要表现就是自我的发现和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自我的发现使青少年产生了独立性意识,“成人感”日益增强。他们强烈要求独立自主、自我解放,开始具有自己的活动目的,并且不希望被他人干涉。他们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方面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限于自身的发展水平,这种调节能力还不高。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实际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在与成年人和同龄人的相处中,这种自我意识表现出“闭锁性”和“开放性”矛盾共存的格局。随着独立意识和成人感的增强,青少年渴望从成年人那里获得平等的地位,他们也试图努力与成年人进行思想交流,但由于自身经验阅历、思维能力与成年人存在较大的差异,往往形成“代沟”,他们的“独立要求”和“平等意识”无法得到成人的认可,这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和失落,敏感脆弱的自尊受到伤害,而不再愿意向成人敞开心扉,导致与成人交往的“闭锁性”。与此相反,在与同龄人交往时,由于可以获得心理上“共鸣”的满足感,则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倾心交流,表现出强烈的“开放性”。这种现象与鲍尔斯关于青少年发展研究的结论相吻合。[1] (P.30)鲍尔斯把青少年阶段划分为4个时期:潜伏期、青少年前期、青少年期和青少年后期。青少年前期(约14-18岁)强调同性友谊和同辈群体,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常常采用与父母相对立的价值观念,因为他们认为父母的价值观念不再像权威那样总是正确。由此,不难理解孩子为何在同学面前无话不谈,而对家长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青少年期的情绪多变性也是产生“家庭沉默”现象的重要心理原因。在情感发展方面,由于青少年青春期生理成熟过程运行急骤,受内分泌腺素的影响,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兴奋性。在特定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刺激下,青少年的情绪具有很强的波动性。由此,青少年期可以说是一个情绪多变的不稳定期。如果成长环境不适宜或教育方式不妥当,青少年就不会乐于主动与父母沟通,接受父母的教导,而经常用固执、沉默等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2.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久远、绵延不绝,体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但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宗法观念浓厚,民主与平等观念缺乏。从文化的价值趋向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2] 我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生产力状态决定了生产关系是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关系。家长是财产、生产分配的绝对管理者,家庭成员必须绝对服从。这种宗法等级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逐渐形成了中国社会强调等级关系的文化心理结构。

      在这种文化心理的作用下,家庭生活中家长多强调自身的权威地位及子女后辈的绝对服从地位。这种延续几千年的封建文化道德规范,在当今对家长家庭教育作用的信念仍保持强势地位。“父为子纲”、“父命难违”尽管作为封建消极文化遭到猛烈批判,但是意识形态的迟滞性使它在现代社会的家庭生活中仍拥有相当的市场。而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青少年受到西方文明民主自由、强调个性的思潮影响,往往容易与处于家庭主导地位的父母长辈发生冲突,产生抵触情绪。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消极的、依赖的及苟安的社会心理,使大多数青少年不愿亦不能与父母长辈发生正面冲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多选择抵抗方向较为模糊的沉默行为。

      3.家庭生活的影响。

      家庭环境中缺少共同话题、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及家庭气氛紧张都是产生“家庭沉默”现象的原因。

      青少年与父母缺乏共同语言。在家庭生活中许多父母同孩子谈话多涉及学习,一味要求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而对孩子感兴趣的网络游戏、影视明星、流行音乐等多不以为然,甚至扼杀制止。父母与孩子关注对象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双方无法找到畅快交流的共同话题。因此青少年在学校能说会道,但是回到家里就只能选择“沉默”了。研究表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更乐于与同学交往。在2004年9月对江苏省2005名中学生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当问及“暑假开学后最令你高兴的事是什么时”,67%的被调查学生表示能和好朋友一起学习、谈心交流、娱乐是令他们感到最快乐的事。[3] (P.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