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女性作为整体面临着各种歧视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从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出发,还是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出发,上述现象并不难理解。但是,今天的青年女性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以前大不相同,她们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处于城镇的地区的女性与男性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差更是微小。然而,在当前的青年劳动力市场中,男女平等并未真正实现。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对青年劳动力市场中各项指标来分析女性所面临的歧视问题。 二、基本概念及界定 1.“青年”的界定 1985年,联合国首次将青年界定为15~24岁之间的人群。基于中国学制特点,如果7岁入学,13岁小学毕业,初中毕业应该16岁,高中毕业19岁,大学毕业23岁,读完研究生拿到博士学位的年龄应该为29岁。鉴于29岁是我国完成最高教育程度的正常年龄,故本文把青年年龄放宽到29岁来考察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青年所面临的歧视状况。 2.“歧视”的界定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关于“歧视”的一般性定义是:在某个市场上,当个人的所面临的贸易条件是由个人的特征来决定,而这些个人特征看来并非与交易直接有关时,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为歧视。这种“不同对待”可能是工资歧视,即具有相同生产率、工作经验和相同工作条件的青年男性和女性获得不同的工资报酬;也可能是职业歧视,即将与男性具有相同生产率的女性安排到收入较少和社会地位较低的岗位上工作;还有可能表现在男女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上,比如具有相同或相近生产率的男性和女性就业率和失业率高度不同等等(Ronald G.Ehrenberg,1999)[2]。 3.歧视研究的相关理论 在界定了“歧视”的含义之后,还要分析“歧视”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歧视”是如何在劳动力市场当中起作用的。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最有建树的应当是贝克尔(Becker),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就是著名的《歧视的经济学》。贝克尔认为歧视来源于雇主、雇员或者是顾客的“偏好性口味”,这种“口味”使得他们不愿意和某些特定的群体打交道,这些特定群体通常会包括少数民族、妇女、黑人等等。第二种关于歧视的很有影响力的理论是“统计性歧视”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雇主在参与劳动力市场活动时,先入为主的把群体的某些统计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强加在劳动者个人身上。以上这两种理论都是建立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假设基础之上的,还有一种歧视理论是建立在非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假设基础上的,这种理论分析了垄断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二元”的劳动力市场的一些特点。(徐章辉,2005)[3] 三、中国青年女性就业歧视现状分析 1.青年女性就业整体分析 劳动经济学中描述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主要有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和失业率三个指标。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城镇失业率合计已达到8.27%,远高于7%的警戒线,其中城市失业率为9.43%,镇失业率为6.24%(见表1)。从年龄结构上看,15~29岁年龄段的失业率总体上要高于其他年龄段,这也说明了中国青年从整体上失业率要高于其他年龄段,青年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就青年群体自身而言,就业情况的性别差异较大(见表2)。在15~29岁的劳动年龄段,除了15~19岁组以外,其他年龄组的女性失业率都要高于男性,而劳动参与率远低于男性。就业率是反映一个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程度的指标,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城镇就业率总计为62.12%,其中,女性的就业率只有53.84%,男性的就业率为70.37%。而分年龄段来看,除15~29岁年龄组以外,其他年龄组的青年女性就业率都要低于男性。需要说明的是,以劳动年龄人口中就业者所占的比例为指标,15~19岁年龄组的女性就业率高于男性,但这并不能表明这一年龄组的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比男性占优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就学率不高,从而形成低龄就业。从20岁以后,女性就业率就显著低于男性了,这恰恰说明,一旦男性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女性就将遭受性别歧视的不公正待遇(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2001)。[4] 表1:中国2000年劳动年龄人口失业率 (%) 年龄(岁) 全国城镇 市 镇 合计 农村 15~19 11.63 22.78 22.32 22.60 7.32 20~246.98 13.73 12.03 13.12 3.02 25~293.688.806.277.89 0.93 资料来源: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表2:分年龄、性别的城镇失业、劳动参与和就业状况 (%) 年龄(岁) 总计 男性女性 失业率 劳动参与率 就业率失业率 劳动参与率 就业率 失业率 劳动参与率 就业率 15~19 22.66 35.19 27.22 26.26 33.62 24.79 19.46 36.72 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