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取向的比照与嬗变

——兼论基于“中层理论”的道德建设新方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石国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青少年工作系,北京 100089   石国亮(1972-),男,安徽芜湖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副主任,副教授,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青少年工作理论与实务。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对道德的社会功能及其道德认知呈现出新的取向,在继承、涤荡和挑战传统道德的基础上,他们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生态伦理、网络伦理等新领域的道德准则。我们应在宏大理论和宏观结构与具体行为和事实经验之间建立一种“中层理论”,指导道德取向或道德行为的经验研究。这种基于“中层理论”的道德建设方略,不仅适用于大学生,也适用于全体公民,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种新方略。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6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919(2006)01-0015-05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道德体系、道德评价与道德取向等都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作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社会道德体系、道德取向和道德行为的倡导者、示范者和率先实践者,其道德取向是新时期社会道德的风向标。以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计划经济时代的道德为参照,探讨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取向的嬗变可以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从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发展状况的变迁轨迹来看,传统的道德价值犹存。当代大学生珍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并把优秀传统道德当作现代人道德生活的起点和重要支撑。但是,传统道德的独尊地位已经崩塌,走向边缘。传统道德的价值经过市场经济的涤荡后,已不再作为一个完整的观念与规范体系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在社会转型的道德困境和道德选择中,大学生除了从传统中寻找支撑外,更倾向于以新时代的道德体系解决当下的道德问题。这样,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吸纳了新时代的元素,其取向蕴纳了新的时代特征。

      首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与社会进步的方向是一致的。大学生作为青年中具有较多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最容易接受新的社会事物和社会变迁,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应运而生。大学生的道德视域也不断拓展,传统未进入道德话题的生态伦理和网络伦理等问题,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生活的重要问题域。但由于他们缺少道德意识的积淀,难免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对新领域、新情况及其相应的道德准则难以有效地遵从、内化和创新。他们在面对新道德问题时,会因社会准则是否明晰、新的领域是否符合时代发展以及个体道德是否高尚等因素,对某些问题认识模糊甚至存在误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尚未有效内化为道德行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道德行为相对滞后。

      其次,大学生对道德社会功能的认识经历了道德功能强大论到道德功能否定论,再到道德功能的适度功能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体化、共享式、以意志力克服非理性行为的道德,曾经是大学生高度认同和遵守的准则,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却遭受到怀疑甚至否定。市场经济的观念,不仅作为一个现代性时间维度,而且以一种清晰而坚定的价值标准,成为大学生道德取舍的参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初,人们往往把市场经济与道德看成是相互排斥的,以经济利益与市场规则作为指导价值取向的圭臬和衡量社会选择的准则,推崇利己,忽视了道德的社会功能,导致道德失范,诚信缺乏,大学生中考试舞弊、制作虚假简历和恶意拖欠学费等不诚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蔓延。通过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宏观博弈、因诚信与否而进行的个人利益的博弈,当代大学生逐渐明确了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市场的法则和契约成为他们理性行为的刚性约束力,诚信意识和利他行为增强,诚信行为日益自觉。

      再次,随着生活与发展空间的不断扩展,大学生获得了相对更多的个人自由,独立去面对各种道德环境,自主抉择的时间与机会不断增多。以往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所能发挥的外在约束作用逐渐趋于边缘化;大学生在道德实践过程中所直接面对的群体道德压力亦逐渐变弱。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不再简单满足于对道德知识的单向接收和被动地崇拜道德模范,而是对道德体系、道德准则等信息进行自我选择和思考,主动介入到各种道德关系中利用已有的道德知识进行道德思考、道德判断,道德自省和自律的重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突出,成为大学生道德认知走向成熟和理性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经历了由注重道德知识的认知,到注重个体道德行为的培养,再到注重个体道德能力的综合提高的转变。

      道德既是历史的,又是具体的。从道德的主要领域看,当代大学生新的道德取向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依然强烈,爱国主义的焦点由对美国的厌恶转向当前对日本的愤怒,社会责任感则由务虚转向务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沉淀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民族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兴衰荣辱而浴血奋战、死而后已。作为社会公德灵魂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与表现形式。

      当代大学生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着为祖国献身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强意志。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1993年、1996年、1998年、2001年和2004年对全国大学生的连续调查显示,当国家突然遇到危险或困难(灾害、敌国入侵等)时,认为如果祖国需要就可以献出自己一切的大学生比例在不断增加,由不足30%上升到46.9%①。教育部连续14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滚动调查显示,大学生爱国主义的主题有所变化,焦点由对美国的厌恶转向当前对日本的愤怒②。从我国驻南使馆被炸,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美国的艰辛谈判,再到伊拉克战争,我国大学生的爱国情绪的矛头主要针对美国。近年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自2001年以来连续五年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挑起的“冲之鸟礁岛之争”和“钓鱼岛主权争议”,以及日本企图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系列事件使大学生对日本的行径充满了愤怒。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必然与他人、群体或组织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承担着诸多的责任和社会义务。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增强,对社会的期望与社会赋予的责任都有所改变,关注社会的责任意识由“虚”转“实”,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更加具体和实际。高等教育改革和自主就业政策的实施,使大学生肩负着对自身和家庭的具体责任,又促使着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发生转变,从关心政策环境、改革氛围等社会环境,转向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弱势群体或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他们获得切实的现实利益。近年来,大学生积极投身贫困地区和社区的扶助开发、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1996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实施,此后每年暑期都约有100万青年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组成实践服务团队,深入农村特别是贫困落后和欠发达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到目前为止,大约有近1,000万大中专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参加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