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良好的体魄与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也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高校每个教育工作者理应担负的重任。近年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党和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校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2005年1月12日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为高等学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针对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应走进学生心灵深处,营造心理健康氛围,提出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管见。 一、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 为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健康意识,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笔者认为,现阶段,高校可开设一个学期的心理健康辅导课。心理健康辅导课应包括11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辅导。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适应学习的辅导。如学习环境的熟悉、学习任务要求的了解、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动机的激发、应考技能的掌握、应考心态的调整、学习疲劳和两极分化的预防等。2.人际交往辅导。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与各种交往对象的关系,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伴关系、异性同学关系以及与社会上其他人员的关系等,使学生掌握与不同对象交往的规范,发展交往技能,消除人际交往的矛盾和障碍,缓解交往压力等。3.做人辅导。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如怎样处理个人与集体规范、他人要求、社会公德的关系,处理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等。4.个性辅导。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自信心、自尊心、自控力、独立性、成就动机,使其能够接纳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等。5.智能辅导。要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思维策略,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像能力、注意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6.社会意识辅导。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奉献感、竞争和合作精神等。7.创造意识和能力辅导。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愿望,使其认识自己的创造潜能,掌握创造的思维方法与策略,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而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8.生活辅导。要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如生活环境的熟悉、生活内容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技能的掌握、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合理应对生理发育而诱发的心理压力、矛盾和烦恼等。9.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辅导。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环境或遭遇,不同的人的情绪反应有着很大的差异。如:同样面对失恋,有的大学生终日抑郁消沉、自暴自弃,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而有的大学生却振作精神,立志成才。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如果单纯围绕情绪活动来分析,很难找到答案,只能到各自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中去寻找,而正确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取决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的侵蚀,使他们在社会变革时代不会感到无所适从,不会产生情绪困扰。另外,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仅能帮助大学生端正看问题的角度,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而且还能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感,使其能坚定信念,在困难、挫折面前百折不挠,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10.青春期卫生知识辅导。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春期男女身体发育变化、青春期应怎样注意自我保健等知识。尤其应指出的是,大学生因恋爱问题产生的挫折心理和消极行为越来越不容忽视,我们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处理好恋爱和学习的关系。11.职业选择辅导。职业选择辅导内容的要点是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能力倾向、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了解工作特性,获得有关就业、人才需求方面的信息,了解国家就业政策,让学生掌握择业决策的技巧,正确处理个人的择业心态、职业兴趣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使学生了解心理常识,特别是掌握心理健康的若干标准,掌握出现心理障碍时的解脱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这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我国各高校要吸收外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合理成分,借鉴国内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的兄弟高校的宝贵经验,并在探索中发展自己的教学个性,逐渐完善各自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二、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一般说来,人的认识是起点,情意是中介,行为是归宿。人只有知道了怎么行动和为什么要这样行动,才有可能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为。心理咨询过程应该重视在转变咨询对象的认识方面下功夫,做到晓之以理。只有积极的感情与意志,才能使认识顺利地转化为行为。我国古代思想家大多认为只有知而去行的知才是“真知”,知而不行,等于不知。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就要“导之以行”。这对于心理咨询也有同样意义。“心痛还需心来医”,高校要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龙头,在教务处和学生工作部的配合下,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教师要善于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接纳性原则。心理咨询教师要热情接待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态度要温和,能接纳学生的情绪,并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要让他们把话讲完。在这一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始终要以关心、亲切的态度相待,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如果心理咨询教师不认真倾听来访学生的诉说,面部表情冷漠或武断地打断学生谈话,简单否定,常常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影响疏导效果。重视个体学生的心理治疗,难度最大,要求最高。它要求师生双方有良好的辅导关系,只有在愉悦、和谐、互感的情感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心理辅导的治疗功能,而这种环境只能由心理咨询教师来创造。心理咨询教师在进行心理辅导活动时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对待来访学生要真诚、理解与尊重。真诚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基础,要坦诚如实;理解是教育辅导的开端,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看待事物;尊重是无条件接受对方,是情感沟通的最佳渠道。2.掌握基本的辅导技术,如接纳技术、发问技术、聆听技术、疏导技术等,要学会点头、微笑与关注。3.对来访学生进行辅导,要运用情感沟通、引导宣泄、情绪调节、调查测试、行为矫正等手段,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心理咨询教师就是治病救人的医生,要以平等和朋友的身份耐心倾听诉说,通过和谐的内心交流,帮助、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理忧难,开发身心潜能,使其有效地适应环境,完善人格。要帮助和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在行为过程中,一方面确定最佳目标,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减少心理障碍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心理障碍产生后,减少以至消除在心理障碍中的消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