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青年透支消费心理及行为探析 孙向娟 (莱州市金城镇新城中学 烟台 261438) 透支消费不仅是当代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透支消费对当代青年的成长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可以成为人们奋发工作的推动力、自我约束的紧箍咒和独立意识的催化剂,从更深层次上培养强化青年人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但透支消费也给青年的成长带来一些消极的因素,滋长青年唯我独尊的个性品质,养成狭隘片面、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甚至造成人格上的自私贪婪。因此,社会应对青年的透支消费给予正确的舆论指导与政策引导。 原载《青少年研究》,2006.2.21~22 “青年民工”生存现状及青年工作的应对策略 张波/汪慧 (浙江省团校青少年研究与培训处 杭州 310012) “民工”是中国工业化的产物,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群体,农民进城务工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青年民工”是一种过渡性的职业身份状态,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权利难以得到合理的保障,从而给社会稳定留下了较大的隐患。实现各阶层社会成员共同富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青年民工”的生存现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给青年工作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原载《青少年研究》,2006.2.35~38 当代中国农村青年的生存状态与加值选择 周国文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缘于城乡二元分化,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汹涌波涛,都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造成了迈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青年的尴尬境遇。当社会流动成了现代中国农村青年的一种基本选择时,他们的职业取向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可能。在健全价值观的塑造上也体现出平凡生活中的伟大情操。 原载《中国青年研究》,2006.5.31~34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的法律缺陷 ——兼论监护人的教育、监督和惩戒 关颖 (天津社会科学院) 未成年人家庭保护中的问题折射出法律上的缺陷。父母承担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实施家庭保护并非可以“无师自通”。他们在履行其对子女的监护职责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和必要的指导造成的,而且很难靠家庭自身的力量予以解决。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职责是什么?建立怎样的制度保障、监督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自觉履行其职责?对于不履行监护责任的人采取怎样的惩戒措施?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问题。 原载《中国青年研究》,2006.5.9~14 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社会意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青年志愿服务者的社会定位和社会构建,并不依赖于行政措施的力度,而是取决于有什么样的共同情感和精神追求以及相应的公众认可性。青年志愿者的动员程度和影响力越深入越广泛,则表明以青年一代为主体的、以权利责任意识与科学理性精神为核心的公民意识车这个社会的主要的价值取向,更是表明了这个社会的组织构架已不再是以权力为中心,以管制为手段,而是全体公民的相互合作为最为可靠也是最为稳固的社会组织基因。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社会价值应当具有促进和完善所有社会成员都享有共同参与机制的公正意义。 原载《当代青年研究》,2006.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