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社会网络是当下社会研究中的一个热门概念,目前国内的大量研究集中在中国人的社会网络结构特点、文化特点以及社会网络对社会流动的影响等方面。研究的内容虽然繁多,但周雪光认为大都没有脱离两个思路:结构主义思路和工具性思路①。结构主义思路影响下的网络研究认为应该把关系看成是分析单位,把结构看成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这样就可以深入地分析社会现象的关系本质②。工具性思路强调人的能动性,强调个人主动利用社会网络关系达成目标。 不管是结构主义思路还是工具性思路,网络分析关注的都是业已形成的社会网络的情况。社会网络的形成过程和演变历程则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或讨论。伴随社会网络研究的不断发展,部分学者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着手探讨社会,网络动态研究的理论建构,但是由于动态研究的纵向特征、大跨度等原因,尚缺乏经验上的实证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求职的深入考察来探讨以往社会网络研究都较少涉及到的一个问题:社会网络的演化,并期望以此发现社会流动的脉络及机制,着重考察求职过程中求职者的社会网络的演化过程及其基础。考虑到定量研究难以刻画出网络演变的面貌,也不能表现出求职者本人在网络演化中的作用,本文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力图通过对少数个案的深入研究来展示个体网络演化的面貌。 本文采用个案访谈和自我记录的方式对武汉某重点大学的11名学生进行调查,包括理工科学生7名,文科学生4名,其中男性8名,女性3名。调查始于2004年11月(即每年校园招聘开始的时间),止于2005年4月。经过笔者努力,其中有三个人愿意采用自我记录的方式来描绘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社会网络关系建构的历程。 自我记录,即请调查对象将自己与谁交往、交往原因及时记录下来或者利用现有记录③。为了方便被访者记录,同时方便资料整理和分析,笔者采用了自我记录表,调查对象在求职期间,每三到四天填写一次。为了弥补自我记录可能出现的不足,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做了适当的补充访谈,以完善个案情况。表的内容如下: 接触对象 与自己的关系接触地点接触方式接触原因 二、社会网络建构的起点——对已有关系的维持及利用 个体的社会网络早就存在,个体作为社会人存在于某一或某些社会场域,就处于场域之中的关系网络之中。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拥有了独特的社会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缘、地缘关系。利用先赋性关系是中国人共同的行动逻辑。考虑到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此不再重复,仅讨论后致性关系的利用。后致性关系主要是指基于感情、兴趣爱好和共同的目标等达成的一些关系,例如:朋友、同事等,在求职时,也是作为一种已有的关系而存在的,也可以作为工具性的转化。 个案shh和zq本身是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学生, 两人在求职过程中关系逐渐加深,考虑到在学校找工作比较困难,深圳的机会更多,就相约一起前往深圳。 在学校找了一个多月,始终没有合适的工作,shh说她想去深圳, 那边机会也多,我很犹豫,去那边花费很高负担不起。后来shh说她阿姨说帮忙找房子, 我们就一起去了。 在深圳,shh的阿姨帮我们找了房子,而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没有地方住的话,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去深圳,在深圳这半个月除了自己外出,坐车、吃饭几乎所有的钱都是shh的阿姨出的,在深圳,也投了不少的简历,收到了一些公司的OFFER,但是总是没有非常满意的,就先临时签了一个,学校又要开始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了,再不回去也不行了,于是第一次深圳之行就匆匆忙忙结束了,我和就业单位签了一个意向书就回到学校忙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虽然在求职时,她们相互也形成竞争,但是这也不妨碍她们相互间的帮助。“相对于其他考研的同学,我们是弱势,我们和他们很难有共同语言,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变少了,我们找工作的这些人关系反而比以前更好了。”个案shh这样看待她们现在的关系。 三、社会网络的扩展——新网络建构 原有的社会网并不能完全应付新的情景,于是一些求职者会通过一些事件来完成社会网的再建构。当然仅靠某一事件来完成网络的再建构显然是不够的,要使得双方之间能够真正成为可以长期存在的稳固关系,还在于双方不断地互动、加深了解、建立感情。 1.求职过程中结识的求职者 几乎所有的访谈对象都表示在求职中,认识许多一起求职的人,这些人或是在招聘会上认识的,或是应聘同一个公司、一起经历了几轮面试后熟悉的,之后大家就相互帮助,长期联系。 xy在武汉奥克斯的实习期间认识了wkp、yx、ww等人。 他们应聘的都是奥克斯的营销主任一职,单位要求他们一起实习,虽然地方不同,职位也不同,但是为了争取共同利益,在和招聘单位的“讨价还价”中,他们建立了良好的互动。 wkp很照顾我,像个大哥一样,我就叫他大哥,有什么事情他都会通知我, 我们实习了半个月,但是奥克斯一直没有对我们作出任何明确的承诺,他就和我商量一起给老总摊牌,不能老不明不白的给他干啊,我们一起去找老板,老板给了我们明确的答复。由于待遇不是很满意,所以我和他都离开了奥克斯。这个朋友很不错的,找工作以来认识很多人,但是像他这么照顾我的真的不多,其他人找完工作,就各奔东西了,他和我一直还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