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06)03—0091—04 青少年网络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而不良的网络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危害日益凸显。其中,包括网络星座、网络属相和网络算命等方式在内的网络迷信,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和学习生活等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中知识程度最高、与网络接触最频繁而且网络知识最丰富的群体,他们对网络迷信的态度以及采取的措施,对深入分析和解决青少年网络迷信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2004年10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20所高校进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① 表明, 大学生对网络迷信的态度不容乐观,大部分被调查对象对网络迷信的态度不够明晰和坚定,部分大学生甚至比较迷恋。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能够坚决地对网络迷信表明否定态度的只占40.0%,其中持“不相信”和“完全不相信”态度的大学生分别为22.8%和17.2%;而相信网络迷信的大学生比例却达到了12.0%,其中持“非常相信”和“相信”态度的分别是2.9%和9.1%;高达48.0%的大学生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其中持“一般”和“说不清”态度的分别占40.8%和7.2%。 而那些持模棱两可态度的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有条件的持肯定态度的群体。当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往往会滑向相信甚至迷恋网络迷信的泥淖。 要有效地解决部分大学生对网络迷信的不正确态度,就必须找出大学生群体中对网络迷信的态度不够明确甚至迷恋的重点人群,以及引发大学生对网络迷信不正确态度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因此,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来深入了解大学生对网络迷信的态度与个人属性、面临问题及其社会因素等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大学生对网络迷信的态度与个人属性之间的关系 个人属性往往是决定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的首要因素。个人属性主要包括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先赋因素主要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因素基础上的个人属性,自致因素则是指靠个人活动与努力获得的属性。 (一)大学生对网络迷信的态度与先赋属性之间的关系 性别、年龄、独生子女及其家庭收入等是很重要的先赋因素。表1 就是大学生对网络迷信的态度与部分先赋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由此可知,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及其家庭收入明显影响着大学生对网络迷信的态度。但是,根据不同先赋属性划分的不同群体,对网络迷信持肯定态度的比例有所区别,但区别不大;区别主要体现在对网络迷信持否定态度的比例与持模棱两可态度的比例这两个方面。 表1 大学生对网络迷信的态度与先赋属性之间的交互分类表(%) 先赋因素对网络迷信的态度 非常相信 相信 一般 不相信 完全不相信 说不清 性别 男 2.7 8.230.3 27.024.77.2 df=5 女 3.2 10.1 52.6 18.18.7 7.4 p=0.000 独生 是 3.7 11.5 43.1 18.915.77.1 df=5 子女 否 2.1 6.738.9 26.318.47.6 p=0.000 16-20岁 3.2 8.542.8 21.416.87.3 年龄 21-25岁 2.5 9.939.1 23.417.47.7 df=15 26-30岁 3.9 9.230.3 34.219.72.6 p=0.011 31-35岁 0.0 10.0 30.0 26.723.310.0 家1000元以下 2.4 7.339.2 24.518.97.8 庭1001-2000元 3.2 11.3 41.7 23.214.16.6 df=15 收2001-3000元 2.6 9.644.5 21.215.27.0 p=0.011 入3001元以上 4.6 12.3 42.7 16.017.17.4 从性别方面来看,在对网络迷信持否定态度上,男性大学生群体的比例(51.7%)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群体(26.8%);而持模棱两可态度的比例,女大学生(60.0%)却大大超过男大学生(37.5%)。从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一属性来分析,非独生子女群体对网络迷信持否定态度的比例(44.7%)明显比独生子女群体持相同态度的比例(34.6%)为高。随着年龄的增大,大学生对网络迷信持否定态度的比例也随之递增。16—20岁、21—25岁、26—30岁和31—35岁不同年龄段的大学生对网络迷信所持否定态度的比例分别为38.2%、40.8%、53.9%和50.0%。同时,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大学生对网络迷信持否定态度的比例随之递减。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和3001元以上不同家庭收入段的大学生对网络迷信所持否定态度的比例分别为43.4%、37.3%、36.4%和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