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981(2006)3-0031-03 一、高校共青团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思想政治工作首位 理想,是人们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未来远大价值目标的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是对经过预测而设计的人们为之奋斗的未来最完美的远大价值目标体系。理想立足于现实,又是对现实的超越。信念,是在对真理的坚信与价值认同的基础上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坚信未来美好结果的稳定的自我意识,是坚信正确并必能产生良好结果的稳定、持久的观念。理想以信念为基础,信念决定理想。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理想。也就是说信念决定着理想的内容与方向。理想、信念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核心的价值观念,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这就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建设的核心。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成长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国内“四个多样化”的趋势,都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在一些大学生中也存在着诸如理想不够坚定、信念比较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现象。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根本上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对于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我们党历来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肩负着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在教育引导学生、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共青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以科学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从而使大学生把科学理论转化为确定人生价值导向的强大思想武器,转化为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 二、高校共青团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世界文化越来越多地影响我国,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团员青年。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他们的影响不可低估。改革开放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腐朽、消极的东西,使我们的社会呈现出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局面;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中,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组织形式、就业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一些消极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沉渣泛起。这种社会生活环境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使人们对现实政策的评判、对社会与个人前途的期望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是一个容易为外界感染的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免疫力”不强,自然更容易受到侵蚀。 (二)团员青年理想信念的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青年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健康的,但是必须看到,他们在理想信念方面产生的问题。对理想追求的怀疑甚至冷漠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人们思想观念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这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观念就是把理想一概视为“说教”,在这种观点看来,理想就是“有利就想”,前途就是“有钱就图”。以此问题在某省大学生中进行调查,完全同意者占28%,基本同意者占44%,有一点同意者占15%,基本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者仅占13%。大学生信仰个人奋斗者占相当的比例,调查表明,在回答“您的信仰”问题时,在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无政府主义、宗教和个人奋斗的多个选项中,有40.88%的学生选择个人奋斗;有25%的学生认为有无信仰无所谓,有2%的学生已经认为不需要信仰,有13%的学生认为信仰是一种迷信或麻醉剂,还有大约一半的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满意程度不高。 (三)独生子女增加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团员,其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过多家庭照顾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艰苦环境的磨练。独生子女独特的生活环境使当代青年一代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个中心”、“两个矛盾”、“三个压力”。一个中心就是以自我成才为中心;两个矛盾就是自我期望值高与现实实现率低的矛盾,对环境高要求与自身低奉献的矛盾;三个压力就是学习、生活、就业压力。尤其是生活压力,主要体现为一些长期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弱,面对挫折和新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不强。这就使得原来比较直接的“理想目标”教育,对这代团员青年难以发挥作用 (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共青团思想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网络像一把双刃剑,既对青年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又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互联网带来了开放共享的意识,但也造成了“信息污染”;它带来了相互交流的快捷与便利,但青年对于网络的过于依赖而产生的“归属感”也影响了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它为青年提供学习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为部分青年的网上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行为提供了温床。种种迹象表明,网络的开放性冲击了高校共青团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导地位,它使青年把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到互联网,而对团组织思想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下降;此外,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又从信息质量上污染了共青团开展道德教育工作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