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81(2006)01-0120-03 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的社会转型时期,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逐渐形成,其形成与我国目前青少年政策的形式分散、体系不完善等直接相关。处于弱势境地的城镇青少年由于经济生活没有保障、合法权益无人关注、社会生活遭排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催生了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容易形成嫉妒攀比、自私任性、牢骚满腹、怨气冲天、冷漠孤僻、推诿指责、忘恩负义等缺陷性格。这些都给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的形成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促使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形成的策略,来唤醒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感恩意识,用感恩心来融化他们的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他们身心更为健康地发展。 一 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形成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感恩即感戴恩德之意,亦有感谢感激之讲。意识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与“心”、“精神”同义,它是作为专门表示思想意义的概念。感恩意识则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1]。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是指在青少年群体中经济资源占有相对贫乏、物质生活贫困、知识层面与能力素质偏低、受到的权益保护较弱、在社会资源分配和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阶层。从总体上来说,它由五个主要部分构成。一是家庭贫困青少年;二是残疾青少年;三是流动青少年,主要指青年农民工以及农民工子女;四是家庭失效青少年,主要包括孤儿,生活在单亲家庭、家庭暴力以及家庭重组中受到冷落、虐待的青少年;五是“游民”青少年,主要包括失学青少年,下岗、待业、失业家庭中的青少年[2]。从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概念分析可知,他们处在经济拮据、生活窘迫的状态中,在社会各阶层中处于较低的位置,很难发出声音,更难影响社会政策及事务;同时,面对自身生存危机,他们的生活目标取向往往就只能局限于满足自身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求,而无力顾及更高层次的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且长时间忙于生计,自我提高和发展的机会少,因而很难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事务[3]。加之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热切关注同辈群体对自己的看法,受同辈群体的影响较大。他们在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中如果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受到他人的冷落与嘲笑,则会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弱化感恩意识的效能。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为寻求归属感,会以反社会的行为方式来表现自己,致使他们迷失自我,造成心理扭曲和行为变态。另外,特殊的家庭结构和境况导致家庭失效青少年及其“游民”青少年缺乏家庭的有效监护,他们的社会化水平明显低于同龄青少年,并且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社会适应困难。家庭失效青少年及其“游民”青少年在学校里无法得到自尊与交往需要的满足,同时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总是想努力脱离学校和社会的制约,而从其他领域去寻找相应的价值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对弱化,使得他们不能以正常的心态面对自己残缺的家庭,从而更加深了其感恩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弱化程度[4]。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感恩的滋润,但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却因众多不利条件和环境的影响,致使他们的感恩心、感恩情、感恩德与感恩责等遭到沉重撞击。从马加爵杀人案件到南京大学校园内的“给辛酸父亲的一封信”,这些现状深刻反映出了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正日渐缺失。 二 有效促使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形成的必要性与途径 世界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他的自传中深刻地指出,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绝不是对所受之恩的简单回报。对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来讲,它是一种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及责任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的要求,更是生命的一个基本要素[5]。从这个角度说,让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真正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同样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使命。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促使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的形成将有效改善人际关系,较大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有效促使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形成应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三大教育力量,形成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符合时代特征和要求的教育精神,从而使他们的感恩意识与行为能得到充分培养和塑造。 (一)构建感恩性体系,促进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道德自律的发展 所谓感恩性体系,即相互施恩与感恩的人际关系体系,是学校、家庭、社区的人与人之间、由诸多感恩性关系构成的相互关爱、体谅、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样的感恩性体系中,人际之间感情互相交融、互相激励、互相感染,促进道德自律的发展[6]。在构建这个体系中,学校要发挥德育的主导作用。德育与生活是一体的,所以德育要从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依托,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景中体验道德生活,解决道德问题,提升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因而学校可成立“爱心教育办公室”,旨在加强爱心教育的指导和爱心帮困网络的建立。社会和学校应尽可能地向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教师们可将教师节当作“爱生节”,开展“让每个城镇弱势青少年都能幸福成长”的师生结对活动;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尽可能地深入城镇弱势青少年的家庭,和他们的父母聊天,观察、体验他们家庭生活环境,了解造成学习或其他各方面困难的原因,以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合力,在学校教育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帮助他们更加健康地、幸福地成长。 (二)创设有效的感恩情境,正确引导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形成感恩意识 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创设感恩情境,将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意识形成的有效素材。首先,学校在日常的学科教育、道德教育和生活教育中可以渗透一些有利于感恩意识形成的相关内容;同时,教师要善于用感恩故事或忘恩负义的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吸引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注意力,并在讲完故事后让他们展开讨论、发表看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另外,具有感恩意识行为的实践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师可以教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学唱一些感恩歌曲,并将这些卡片和歌曲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或是引导他们在特定的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如“今天我做饭”、“帮妈妈洗衣服”、“帮妈妈洗碗”等等。再则,学校应指导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在与家长、教师换位后,做一些家长、教师们曾为自己做过的事情,从而让他们感知到家长、教师对自己的恩情。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应建立起一套考核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与行为的道德标准体系。学校不应仅是关注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学业成绩,还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思想素质,并将其量化,作为考核他们是否全面发展、是否优秀的标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