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亚传播圈指的是: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日趋完善和广泛,在整个互联网信息传播系统中,大学生的主要网络行为逐渐依赖于校园网络,从而基于信息内容、网络媒介、用户群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性质的校园网络信息传播子系统。通过2003年至2004年在清华大学进行的两次实证研究,证实了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存在。具体而言,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形成的基本条件。完善的校园网络建设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即校园网络建设覆盖包括学生宿舍在内的全部校园区域,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并进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 二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形成标志。“大学生的主要网络行为对校园网络形成依赖”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得以形成的主要标志。网络行为所指的内容比较宽泛,本研究把“大学生的主要网络行为”界定为:大学生利用网络传递和获取信息的行为、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交往的行为、使用网络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行为。(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1月所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络用户的网上行为中,获取信息、休闲娱乐、学习和交友是最主要的上网目的。2002年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市15所高校的调查也显示,大学生的上网行为中,收集信息、日常联系、休闲娱乐、网上学习和交友是最主要的上网目的。本研究根据以上实证调查的数据结果,把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界定为传递和获取信息、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 那么,大学生的主要网络行为对校园网络形成依赖,则主要指的是:(1)大学生在信息获取上对校园网络的依赖要超过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甚至校外网站。也就是说,他们不但通过校园网络传递和获取各类校内信息,而且通过校园网络来获取校外信息;(2)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行为以校园网络作为主要场所;(3)大学生使用校园网络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 三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基本要素。作为信息传播系统,信息、途径、传播者和受传者是其主要的结构要素。在校园网络亚传播圈中,校园网络是信息传播的途径;而作为校园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大学生既通过校园网络发布信息,又使用校园网络获取信息,他们是校园网络信息的传受主体。因此,信息、校园网络和大学生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信息内容作为大学生日常所接触信息的主要内容,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来源上的广泛性、种类上的多样性、建构上的多主体性、影响上的多重性以及与社会实际的紧密联系性是它的主要特点。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网络媒介是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的基本载体,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纽带。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用户群体主要是大学生群体,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行为上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 四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成因。系统是由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形成,正是信息内容、网络媒介、大学生用户群体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物。具体而言,第一,校园网络比较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社会网站等信息媒介而言,在满足大学生的媒介使用需求上具有相对优越性,吸引了大学生用户群体的注意力,使得大学生在信息获取上对其形成依赖。第二,校园网络承载并强化了大学生群体内的人际交往网络,而大学生交往关系的紧密化和群体归属感的增强则进一步提高了对校园网络的认同度和依赖性。第三,校园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保持和发展赋予校园网络独特的地位。校园网络媒介为校园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保持和发展提供了基本载体,大学生正是通过校园网络在互联网上创造和发展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生活空间。 五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特殊性质。校园网络亚传播圈作为整个互联网信息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具有自身特殊的性质。这些特殊性质正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区别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系统其他部分的根据所在。凝聚性、现实性、综合性、可控性、变异性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基本特性。其中,凝聚性指的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对于处在开放的互联网信息环境中的大学生群体具有吸引和凝聚作用;现实性指的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中的交往群体与学校现实生活中的交往群体之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综合性指的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在网络媒介形式上的多样性和信息内容上的丰富性;可控性指的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中的信息传播活动可以受到一定程度的管理和引导;变异性指的是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变化性。 校园网络亚传播圈是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日益完善和成熟的产物。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基本特性与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要求具有相符性,它为教育主客体之间在互联网上实现有效互动提供了可能,说明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校园网络亚传播圈与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规律要求的相符性 首先,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现实性符合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揭示了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一个必然性的根据,即分析、研究各种思想意识、思想过程的产生、发展、变化,只能在社会存在中去寻找根源;提高思想认识,推进思维活动也必须以人们的存在即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为基础。[1] (P77)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特征,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有研究者认为,互联网为使用者构成了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虚拟空间,该空间的无中心感和非现实化,使得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在其中不能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因此,进入互联网的大学生易于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和行为,而且互联网会让使用者逃避直接交往,大量采用匿名的、间接的交流方式,甚至造成心理畸形。[2] (P28-29)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大学生在虚拟网络空间中的思想和行为发展也会有一种看不见、抓不着的感觉,面对网上虚拟社区中的各种言论和行为以及网络虚拟群体,他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而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则具有现实性的特征,作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圈和人际交往圈,校园网络亚传播圈既是大学生日常学习活动和文化生活的网络平台,又是他们网络人际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在这样的一个网络信息空间中,交往主体的身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交往群体与现实中的交往群体有较强的一致性,这使得大学生在校园网络亚传播圈中的思想和行为发展仍然会受到他们在现实中的交往关系的影响,受到现实世界中道德规范的制约。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者立足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开展教育工作能够直接针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并能够通过现实中的教育活动影响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