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的研究及其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詹茂光,浙江大学 理学院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兰州学刊

内容提要:

本文在分析自我概念及其结构的基础上,从家庭整体功能的角度阐述了家庭中的各个因素对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分析了自我概念的形成在个体行为调节、社会化及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6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自我概念的研究概述

      自我概念是人格发展的核心要素。J.H弗拉维尔等人认为“儿童的一个中心任务是获得这样的认识,即自己是一个独特而独立的存在,显然不同于所有其他人,但也与他人存在社会和情绪上联系”[1]。正因为自我概念发展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以自从1890年詹姆斯(James.W)在其《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系统的自我概念理论以来,许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有人认为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关于自己的技巧、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Byrne,1986),即个体把自己当成像其他事物一样的客观物体所作出的知觉和评价。自我概念不仅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调节和维持有意义的行为,而且自我概念的发展标志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程度(林崇德,1995)[2]。罗杰斯(Rogers)强调现象学取向和个人的现象场,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3]。Rosenberg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包括个体对自己许多方面的看法。Shavelson认为,自我概念是通过经验和对经验的理解而形成的自我知觉,即个体的自我知觉,这种知觉源于对人际互动、自我属性和社会环境的经验体验,是多维度的,按一定层次组织到一个范畴系统之中[4]。Baumeister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他自己的整体,包括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图式,以及对社会角色和关系的理解[5]。

      由于角度和理论基础的不同,他们相应地提出了不同的自我概念的结构。在自我概念研究中,詹姆斯作为自我概念的创始人,他把自我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再将经验自我分为物质自我(saterialself)、社会自我(socialself)和精神自我(spiritualself)三种成分。罗杰斯继承了詹姆斯的观点,认为自我包括主格我(I)和宾格我(me)两个方面,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又高于社会自我。罗杰斯认为宾格我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本体,它是通过接受别人(社会)对自我的有意识的态度系统而形成的;主格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自我活动的过程,虽然它在宾格我的框架范围内活动,但它具有面向未来的特征,使人可能超出现有的宾格我的框架,使人的行为具有自由意志性、创造性和新异性[6]。Harter对自我概念多维度理论模型建构作出重要贡献。她对一般的自我价值信念与具体的能力自我概念所做的区分很有价值。她的研究表明,具体的与某一领域相关的能力自我概念与其领域内的行为成就密切相关。她还考虑到自我概念的认知发展制约性,这在自我概念研究中是不可忽视的。除Harter外,影响层面更加广泛的是Shavelson等提出的多维度多层次理论模型。Shavelson等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有层次多维度的范畴建构,这种范畴建构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多维性、组织性、稳定性、发展性、可评价性和区别性。依此,他于1976年提出了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层次理论模型。将一般自我概念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概念,前者又分为语文、数学等具体学科的自我概念,后者分为社会自我概念、情绪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等。Song & hattie(1984)发展了自我概念的等级模型,将学业自我概念分成能力、成就和班级自我概念三个方面,将非学业自我概念分成社会自我概念和自我表现自我概念,并据此模型编制了得到广泛应用的自我概念量表[7]。

      从以上众多的各家观点来看,虽然不同学派的心理学者对自我概念的界定有所差异,但他们都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我各个方面的知觉;自我概念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人际间的社会交往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他们认为父母、家庭在自我概念的形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家庭环境对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

      (一)父母文化水平、教育程度对儿童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

      父母文化水平、教育程度对儿童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证明。国内学者易法建采用家庭功能评价量表(FAD)对全国六大区1643名大中学生的家庭功能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父母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的各项功能的健康水平都要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尤其是在信息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等方面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发展影响更加明显。

      张梅(1996)的研究表明[8],父母文化素质高的家庭表现出对于文化、智力、娱乐以及社会活动方面有较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要求,家庭内部的气氛更民主,成员之间的感情问题沟通比较多,独立性、自主性也比较强,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有更多的机会决定自己的事情。由此可见,家长的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环境的优劣。一般情况下,家长的文化素质高,就较重视子女的教育,教育能力较强,教育方法正确,教育效果好。家长的文化素质高,有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气氛,使子女生活在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中。同时还有利于指导孩子学习,激发学习兴起,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些对儿童青少年的良好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

      自我概念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个体获得和不断修正对自我的认识。父母作为儿童青少年交往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其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自我概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如王玲凤、嵇宇虹的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自我概念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负相关,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与自我概念总分及大部分自我概念因子得分显著负相关[9]。可见,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是教养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积极的教养方式。父母如果能积极地对儿童作出反应,能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感受、去体验,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体会孩子的喜怒哀乐和各种需求,则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西尔斯的研究表明[10],如果父母对子女是温和的、有情感的,培养出来的孩子便有积极的自我评价。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度保护是不良的教养方式,这些教养方式会使儿童不断体验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使他们丧失情感支持,心情沮丧,从而对自己作出否定的评价,甚至产生行为和情绪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