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实生活中生命意识的失落与渴求呼唤生命道德教育 中小学生正处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成长时期,本应该是生龙活虎般,对一切充满惊奇、喜爱、憧憬……然而,实际上却很难得出此种结论:他们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一些不能适应学校生活或敏感的孩子,则更深深地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找不到生命存在的价值,甚至放弃了年轻的生命。近年来,学生轻生的报道屡见报端。与对自己生命的轻视相伴随的是对别人生命的轻视,对他人的生命缺乏尊重和宽容:敲诈、欺压,甚至流血等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一桩桩血淋淋的惨剧令人震惊、痛心!孩子们何以如此漠视生命?笔者对所在学校296名初中生进行了生命意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与孩子们探讨有关生命的各种问题时,他们的渴望、兴奋、欣喜和好奇之情让我激动和叹息,他们热切盼望着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人生的指引……我深深地感觉到关爱生命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和必要! (二)社会转型期对现代范式道德教育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政治因素以及多种文化价值取向并存的局面,强烈冲击着学校德育。反思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差的原因,尽管有方方面面,但究其根源,却是无“人”的教育,它无视或蔑视生命的需要,与学生的生命——生活相脱节甚至相悖,采取简单化、灌输式的说教。 第一,现代范式道德教育内容的“理想性”。现代德育的“政治化”气氛太浓,脱离现实,强调整体性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与一切行为规范,将理想化的道德视为现实的道德,忽视对生命的现实关注,脱离每个个体生命成长的具体、现实的生命需要,并以此来评价个体生命的行为道德与否,可以说在道德教育中出现了生命的“空场”。这种做法造成学生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也不是为了生命——生活而需要道德,道德对于生命个体变成一种教条,而不是主观上的接受。过分强调理想性的道德,忽视每个个体生命现实的生命困惑和当下需要就很难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德育效果。 第二,现代范式道德教育过程的“无人性”。当今德育忽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教育,重视书本,重视知识,将个体道德生命的形成与发展视为外塑的产物。而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德育,只能解决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问题,却不能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因此,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命——生活相割裂,忽视了个体生命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导致知行不一致,形成个体生命人格的缺陷。 第三,现代范式道德教育手段的“说教与灌输性”。现代德育以“美德袋”的形式进行灌输教育,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的生命经历、感受和体验,忽视个体生命所处的具体、现实的道德情境,以抽象、单一、绝对的“善”“正确”与“错误”为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个人的动机与行为。当然,在此笔者并不是简单否认外部道德灌输的必要性和作用,但在强调外部灌输的同时却必须很好地运用其他道德教育方式和方法,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关注生命个体的主观性和情感体验,而不要片面地以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下一代人。 总之,反思现代范式道德教育,其目的、过程和手段都围绕着将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塑造为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人,将一个自然性的生命体塑造为一个社会性的人而展开。正如朱小蔓教授所认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必然将自己置于一个无视和贬低人的生物自然性和个体自然性的际遇,现实德育就变成了压抑人的正当自然性和个体性的外加于人的枷锁,这就从根本上稀释和消弭了德育的内在魅力。让我们从生命教育着手做起。① 二、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学德育视野的依据 生命与道德息息相关,它们之间具有内在联系。道德规范并不是客观精神的体现,道德无论就其起源还是发展的动力而言,都来自于生命,这就促使人们从生命的源头找寻道德的意义,实现道德向人的生命的回归。 (一)道德的源头——生命的自爱 生命哲学家们从生命的源头来寻求道德的依据,认为道德有利于生命的充实,而非戕害生命。18世纪的启蒙主义者卢梭和爱尔维修强调,道德的起源在于自爱。爱尔维修认为自爱就是身体的感受性,它有着趋乐避苦的特性,这种情感使人寻求幸福,同情别人本质上是因为这种同情对自己有利,因此,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以求达到两者的平衡;而卢梭认为,自爱是一种善的萌芽,自爱并非自私,“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这种美德,在任何一个人心中都是可以找到它的根底的”。② (二)道德的原则——生殖(生命)的原则 19世纪后半叶法国哲学家居友进一步揭示了生命与道德之间的本质联系。他认为,科学的伦理学建立的基础不是制裁与义务,而是现实的事实本身,“我们自然本性的主要和基本的事实是,我们是活生生的、富有情感并能进行思维的生命”,③ 因此科学的伦理学应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上,生命是道德的动力,“我们只能从生命中获取道德的原则”。④ 生命需要营养,更需要扩张与繁殖;生命力产生行动与创造的欲望,或者生命力向其同伴扩散,便构成了“道德生殖”,所以,道德不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的强制,而是生命的本能需求使然。道德义务不是“应该如此,所以我能如此”,而是“我能如此,所以我必须如此”。因此,德育只能以生命为依托,顺着生命的轨迹逐渐发展,与生命融为一体,并不断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