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道德起源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敦华,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赵敦华,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原文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本文按照进化心理学的方法,对道德起源这一道德哲学的重大问题加以考察。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历史上解释道德起源的“宗教说”和“习俗说”,指出它们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考察韦斯特马克在《道德观念的起源和发展》中提出的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但被人长期忽视的解释,并指出其中的困难。第三部分在韦斯特马克的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作者自己的解释。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54,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06)03—0013—16

      20世纪西方元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实然”(使用“是”的事实判断)和“应然”(使用“应该是”的价值判断)的区分。按照这一区分,伦理学只研究道德判断和伦理规则的“应然”,而道德的起源作为一个历史的或史前的事实,不属于伦理学研究的范围,而研究史前人类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只研究有遗物或田野调查证明的文化现象,道德和宗教等精神文化的起源是无实物证据可寻的,因此史前研究也不关心道德起源这一事实。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社会生物学用“相互利他主义”、“基因利己主义”和“进化的稳定策略”等说法,解释动物社会相互合作的事实,同时也蕴涵着对人类道德起源问题的探讨。[1][2] 虽然我否认社会生物学能够无条件地应用于人类社会,但我有条件地接受了社会生物学的部分观点,即用“乱伦禁忌”的进化心理机制解释图腾制及其文化后果[3],用认知心理机制和“进化的稳定策略”解释宗教心理学。[4] 但至此为止,我还没有特别强调人类与动物界之间的一个根本差异,还只是把人性的主要表现理解为与动物特征有着进化连续性的人的直立姿势和现代智人的智力水平。我在本文要进一步强调的论点是,道德才是人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如果说,我在一些文章中所说的人类进化中出现的生理的、文化的和心理的特征都可以用从动物到人的进化连续性来解释,那么,道德的起源则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飞跃”。人类社会生物学的一个根本错误是混淆了人类道德与动物的社会行为模式。

      不少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对人类社会生物学也作出过类似的批评,但他们的主要理由仍然是20世纪初的元伦理学关于“实然”和“应然”的区别。在我看来,人类社会生物学的一个功绩恰恰是打破了这一区别,使我们能够用人类道德起源的事实来理解道德规则和道德情感的性质和功能。我们应该沿着这一方向,在前人的基础上解决道德起源的问题。让我们先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传统的和现代的解释(包括人类社会生物学)为什么没有能够科学地解决道德起源问题?它们留下的启示是什么?

      一、关于道德起源问题的两种传统解释

      道德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一个伴随着人对人性的反思而出现的古老问题。在此问题上,古代哲学家有“宗教说”和“习俗说”两种不同解释。

      “宗教说”认为道德起源于宗教。古代宗教戒律中有一些道德规则,如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十戒”的后六条(孝敬父母,不可杀人、奸淫、偷盗、作伪证、贪恋他人所有)是道德准则,上帝被视为普遍的道德律的制定者,哲学家们还建立了“自然法”的学说来论证道德律的神圣性。由于受基督教的影响,西方大部分思想家都认为道德起源于宗教,神学家自不待言,即使是世俗思想家也是如此。文化人类学兴起之后,一些学者用原始宗教的材料,得出了道德起源于宗教的普遍结论。比如,普菲尔德里尔说:“在宗教中,可找到所有道德的历史起点。”冯特说:“所有的道德戒律最初都有宗教戒律的特征。”[5](P230) 罗伯特森·史密斯说:“所有道德,即当时人们所理解的道德,都被宗教的动机和约束所认准和加强。”[6](P267) 耶文斯在《宗教史导论》中也说,氏族神是部落道德的守护者。[7](P122,177)

      关于道德起源的“习俗说”解释发端于古希腊的“约定说”。从词源上看,我们现在所说的“伦理”相当于希腊文的ethos,“道德”相当于拉丁文的mores,指聚集在一个地方的群体的习俗,中国的“德”的原初意义也是氏族的品质。现代研究者注意到,早在史前时代,道德就已经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习俗。比如,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在《伦理的起源和发展》一书中认为,人类的道德起源于对动物社会合作行为的观察和模仿。[8] 豪伯浩斯在《进化的道德》一书中,认为普遍的道德原则从部落生活的习俗进化而来,在由低到高的进化阶段,最初的习俗逐步变成特定的道德义务、道德规则和普遍的原则。[9] 杜威也说,最早的道德是群体道德,“它们是被认可的、一个群体共同的、世世代代地传递的活动方式。这种被认可的做事和行动方式就是习俗,或用拉丁文来说,是mores。”[10](P49) 最近兴起的人类社会生物学的解释实际上承袭了历史上的“习俗说”,它只是进一步追寻人类社会习俗的生物学基础。

      “宗教说”和“习俗说”在很多方面是对立的,在历史上有过很多争论。“习俗说”指责“宗教说”拔高道德的基础,使道德脱离日常生活,把道德变成了神圣的使命。“宗教说”反过来批评“习俗说”降低了道德的崇高性,忽视了理智、信仰和自由意志等精神因素对于道德的决定性意义。两者各执一端,都有一定的道理。当代研究者往往以互补的态度对待这两种学说。

      当然,“互补”并不意味着在“宗教说”与“习俗说”之间找到一个中间立场或一个平衡点,就可以解决道德起源的问题了。因为双方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有着根本的区别,而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基础,就不能把优点的方面与缺陷分开,也不能把分别属于两种不同思想体系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正如不能把牛头接在马的身子上面一样。双方取长补短所需要的共同基础不是别的,正是我们一直提倡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原则,揭示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道德心理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行为模式,这是一条在理论上可以成立的历史叙事线索,也是我们合理地解决“宗教说”与“习俗说”的争端和科学地解决道德起源问题的路径。

      二、论道德与宗教的区分

      “习俗说”正确地指出了道德习俗与宗教活动的根本差异,但是,两者的差异并不是精神高低层次的差别,不能说道德习俗处于日常生活的经验层面,而宗教处在超验的精神层面。从进化论的观点看,宗教心理和道德心理都是先后独立发生的两个心理机制,因此,把道德的起源归结为宗教的根本错误并不在于“拔高”了道德习俗,而在于混淆了两种不同的心理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