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的调适

作 者:
周莉 

作者简介:
周莉,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讲师。(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的功能具有两重性,因而应当积极地探索调适价值冲突的有效途径,以求缓和冲突,控制和避免价值冲突的消极作用,而充分发挥价值冲突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发展。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03(2006)01-0093-03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既导致了社会不安定、道德水平下降,又是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契机和动力;既造成了社会价值观多元并存的无序状态,又推动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发展;既致使个体价值追求中产生迷惘和困惑,又促成个体主体性人格的确立。因此,价值冲突的功能具有二重性,既有负功能和消极意义,又有正功能和积极意义。为了充分地发挥价值冲突的正功能和积极作用,我们应当积极探索调适价值冲突的有效途径,力求缓和冲突,控制和避免价值冲突的负面功能和消极作用。

      一、消除产生价值冲突的根源

      (一)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价值客体

      现实性的价值冲突与价值客体的匮乏密切相关。由于物质产品匮乏,那么社会的物质价值层面的冲突不可避免,由于精神产品匮乏,那么社会的精神、文化价值层面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而且价值冲突的强度与客体的匮乏度成正比。因此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可以丰富价值客体,从根本上解决物质匮乏和精神匮乏的问题。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经济,一方面可以逐步缩小国内各地区差距,避免社会成员的收入差别和利益差别过分悬殊,为调节和缓和价值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经济上的不平衡是全球化中价值冲突的经济根基”,“经济的不平衡最终决定了政治、文化、主体间的价值冲突的方向和趋势”。因此发展经济还能够增强综合国力,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消除国际经济不平衡状态,从而消除发生全球化价值冲突的根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指导思想,不断开发与生产出提升人们心智、满足人们知、情、信、意需要的精神产品,培养人们正确评价、体悟、欣赏、享受精神价值物的能力,从而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二)调整利益制度,协调利益关系

      社会存在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是价值冲突最深刻的根源。调整利益制度,即重建合理的利益制度,对人们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重新调整和合理定位。① 合理的利益制度,首先应当拥有和谐的利益关系,包括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人的利益的不同方面之间以及利益主体与利益对象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的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不同利益之间关系的和谐等。其次它应有利于促进人的利益全面自由地实现。应当是实现了和谐与发展两种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以可持续发展为灵魂的利益制度。它能促进人们之间以及人的利益不同方面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决定着所有人的以及人所有方面的利益能够顺利有效地实现。通过合理的利益制度,可以使利益冲突处于缓和状态,保持在低烈度范围之内。

      (三)加强对价值主体的教育,提高人的素质

      价值冲突的消解需要价值主体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向和规律,在社会心理、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自觉自愿地作相应转换和调适。价值主体能否发挥自觉能动性、消解价值冲突的程度与价值主体的素质密切相关,而决定价值主体素质高低的关键是教育。以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价值冲突为例,我们既强调经济增长的合理性,又强调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在现实中之所以会发生严重冲突,归根到底是人们的实践活动造成的,要将二者真正统一起来,必须通过教育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一是科学文化素质,确立科技理念,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经济增长,使用高科技环保材料、环保手段来防止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二是思想道德素质,确立自然理念和责任理念。一方面“自觉抑制或转移日益膨胀起来的需求体系,”② 使价值主体生存、享受与发展的需要合于自然的、社会的要求,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杜绝超出自然、社会限度的,奢侈的、过量的、有伤害性的需要。另一方面,使价值主体在重视自己的物质需要和追求的同时,也不忽视自己的精神方面的需要和追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能够自觉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四)从全球来说,还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文化价值观念冲突的最主要的根源。”其所奉行的“文化价值观念是一元独尊,文化一元化,剪除异类。这种价值观念,不尊重其他文化,鄙弃其他文化,认为西方文化高人一等”,“使具有其他文化的人,到处受压抑,受指责,感到心理不平衡;使那些最受美国歧视的民族的人民,产生仇恨美国的心理,导致产生文化冲突,价值观念冲突。”③ 为了避免与西方、世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尖锐冲突,我们在加强自己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当做到:首先,要反对来自西方的文化占领、文化侵略、文化殖民的文化霸权主义,对异常激烈的各种文化竞争和思想文化渗透要保持高度警惕,充分估计到全球文化价值观念冲突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代价,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其次,要避免对他国实施文化霸权主义,避免对他国文化进行文化占领和侵略;要避免文化自我中心主义,避免实施文化上的闭关锁国;还要避免文化虚无主义,避免一味地贬低、彻底地否定自己的文化。再次,要有较强的文化鉴别与选择的能力,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最后,要有文化的主体意识,即文化自觉,以便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与冲突中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民族性,不至于在全球化的文化价值冲突中丧失自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