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信仰:道德建设的本质与方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任建东,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北京 100876)

原文出处:
唐都学刊

内容提要:

信仰是道德的基本特性。把道德提升到信仰高度来建设,使之具有相对独立的信仰价值,有利于扩大群众基础,增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利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与社会的政治信仰形成遥相呼应的互动格局。道德信仰包含了对道德的信仰与对善的终极追求两方面内容。解决信仰什么和为什么信仰的问题,可使道德成为一种终极的价值追求。道德信仰的养成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既需要从道德体系上完善道德信仰理论,又需要政府政策性的公共引导,同时还需要创设仪式化的社会生活氛围使之加以巩固与强化。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300(2006)01-0034-06

      一、问题的提出

      提及信仰,人们一般会将其归为政治、宗教问题,这固然没错,但却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道德生活。道德生活同样需要信仰,道德信仰是人生理想信仰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核心工程。提出道德信仰并将其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工程是由道德实践和理论的特性决定的。

      从道德实践看,首先,我们的道德实践从来不提道德信仰,把道德信仰完全建立在对党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之上,这一做法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其必然性。问题是时代发展到今天,意识形态领域大一统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价值多元化已成为现实,依托政治理念推进社会道德就失去了合法性的依据。这一问题的存在,使道德教育面临的一次挑战。如何在价值多元化的情况下培养全民的社会道德,为全社会寻找到新的道德价值依据,已刻不容缓。事实上,道德信仰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离不开社会的意识形态,但他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简单的取代在实践中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因一些政策性的失误而削弱人们对道德的信任度,另一方面可能使一些游离于主流政治信仰之外的群众对道德建设产生抵触情绪,这都不利于道德建设的顺利开展。事实上,把道德提升到信仰高度有利于增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利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它与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并不矛盾。其次,革命道德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继承民族传统、结合革命实践而形成的优良美德,是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中道德实践的源头和基础。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我们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已成为我们党道德建设的核心工作。我们必须转换观念,要以公民道德建设为视野,提升全民族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革命道德、传统美德和人类优秀道德集于一身,创造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道德体系,其核心则在于提升道德信仰的核心价值地位,使之成为凝聚民族力量、提高全民道德水准的手段。再次,道德信仰建设有助于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道德信仰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它立足于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质,营造着和谐的社会伦理环境。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社会稳定、民族振兴、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伦理保障。在道德信仰建设中,只有道德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忽视这一环节,不利于培养共产主义信仰,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从道德理论来看,信仰是道德的基本要求。道德之所以需要以信仰为依托,这是由道德的内在特征决定的。从道德本身看,它源于现实但又不是对现实生活简单的描述与模拟。相反,它总是高于现实,使其沿着人们对现实的理想预制而展开,即以超现实的理想目标为基本价值向度,追求社会的公正、和谐和人们自身的完美与至善。从道德的这一价值向度出发,透视以往道德体系的结构与功能,我们发现,道德不同于其他思想上层建筑,具有自身的结构特征。

      其一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1] (P157)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道德的现实性原则。正如人们不能提着自己的头发而使自己离开地面一样,人们不可能超越现实生产状况去构筑一个子虚乌有的道德王国。但是,据此将道德与社会的经济关系划等号也完全有悖于经典作家的思想。因为恩格斯在同篇文章中将无产阶级道德描述为“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既然代表着对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那么也就必然意味着要超越现实,从更合理的思路上引导人们迈入新的道德境界。经典作家在这里给我们指出了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必须有其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重特性。可以说,缺乏现实性,道德只能变成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从而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条件。而缺乏理想性,把道德与现存的社会关系相等同,实质上就取消了道德,也不可能发挥其对社会现实的保证、促进作用,不可能沿着符合统治阶级预制的方向发展,也更不可能抵御来自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反而只能加剧社会的紊乱与动荡。正因如此,传统的道德体系既从社会现实中勾画基本的道德规范,同时又超越现实,用上帝、真主、君子、佛陀来引导人们。虽然这种思想具有虚幻性,但其对社会现实的矫正引导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道德对现实的这种超越本性必须以对理想的信仰为支持。失去信仰的支持,人们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超越现实,去为一个本不信仰的目标而努力自觉地追求。

      其二是功利与非功利的统一。道德似乎永远是超功利的,其实不然,它只是通过曲折的方式再现社会利益的分配原则。如同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2] (P82)脱离功利性,道德自然失去其为人追求的魅力。毛泽东也曾说:“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而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是以最广泛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3] (P821)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出发点,可见道德和功利并不矛盾,本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但是道德并不仅仅是为了功利或个人的功利,同时也是做人的一种品格与境界,反映着人类在物质利益满足之后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这正是人类道德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集中体现。没有功利的纯道德是梦幻的、虚伪的,而仅仅归结为功利又只能是庸俗的、丧失人性的经济行为。只有在功利基础之上,按照社会发展和人的本性规律的道德才是现实可行的道德。道德对功利的超越本性,引导着人们必须超越功利的现实,而超功利的道德要求若没有信仰的支持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的。

相关文章: